(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5月16日讯】中国电信7月海外上市融资可能被无限期推迟的传闻刚刚平息,中国电信将被再次拆分的消息又哗然响起。有消息灵通人士表示,中国电信被拆分的报告已经上报国家计委,而作为当事人,中国电信负责对外宣传的公共关系处官员以不知道此事为由拒绝了采访。在诸多“横拆”(即按区域拆分)中国电信的说法中,比较可信的一种是说把中国电信分成南部、北部、中部三家公司,而另一种则认为要分为南北两个集团独立经营。这两种说法均比较符合此前电信专家“应该在中国建立三到四家全面经营电信业务的大型公司”的理论。
是否应该继续拆分?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目前距离中国电信上次被纵向一分为四的时间仅仅一年多,经营固定电话的中国电信在那次拆分中继承了原中国电信的品牌。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电话普及率还不到10%,不仅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40%),距世界平均水平(15%)也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固定电话业务在我国电信业务中的主体地位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在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思想的指导下,信息产业部在大力扶持中国联通的同时,又把要全力发展固定电话的中国铁通推入了市场。从短期看,不论是联通还是铁通,都无力在固定电话的业务上与中国电信这个庞然大物去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而中国电信在服务质量等方面差强人意又确实给人以垄断之嫌,中国在固定电话方面的竞争格局被人称为“一只虎和几只狼的争夺”,这一只“虎”自然是中国电信,那几只“狼”就是指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网通等新的电信运营商。
此次继续拆分中国电信的说法之一,就是要把中国电信这只“虎”打死,让中国电信市场多出几只“狼”好竞争。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拆分中国电信的目的是为了中国加入WTO后,降低外国电信企业进入中国电信行业的门槛,不给发达国家阻挠中国进入W TO以口实。此间分析人士认为,电信业一直为国外电信运营商虎视眈眈,全面开放中国的电信市场也一直是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由于中国政府的保护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还算强劲的实力,外国电信企业插足中国电信市场难度很大,因此这次欲拆分中国电信也不排除这一可能性。
资料显示,去年中国电信全年通信业务收入170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全年新增用户3596万户,累计达到1.45亿户,据世界第一位,今年计划完成业务收入1810亿元,发展固定电话用户2500万户。
不论是基于哪种原因,政府破除垄断,增加竞争的决心我们已看的很清楚了。有分析人士称,在此次要拆分中国电信的传闻中,让人感到更多的是政府的干预,而这过多的政府干预对中国电信业来说似乎也并不是好事。
继续拆分利与弊
仅是为了增加竞争,就拆分中国电信的理由显然并不充分。美国的AT&T被拆分一直被反垄断的人士津津乐道,他们认为拆分AT&T后,由于等量级的竞争对手使美国的电信业得到了大发展,电信服务的价格不断下降,消费者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信息产业一直在带领着全球经济迅猛地发展,但从去年开始全球信息产业全面萎缩,在加上电信领域竞争过于激烈,包括AT&T、Sp r in t在内的美国各大电信公司利润骤减,大部分电信公司亏损严重,AT&T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2000年第四季度收入168亿美元,比1999年同期仅仅高出了3%,1999年AT&T同季度利润是24亿美元,而2000年同季度运营收入亏损43亿美元;另外,在重组和其他方面花费的费用为62亿美元。这对于急切引入竞争机制的中国电信业来说的确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在电信行业都有一个作为主体的电信企业,如英国电信、德国电信、法国电信,这种带有垄断色彩的主体企业可以保障本国电信业有序的发展,并抗衡国际间的电信竞争。如果以破除垄断为由分拆中国电信,将使中国丧失掉主体电信企业,这对于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在国家计委电信营运体制改革专家座谈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韩德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能形成垄断的公司,是以其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实现了低价格和高质量服务的结合,打败其他竞争对手。因此,垄断常常并不是意味着质次价高的服务,而是价廉物美的服务。
分析人士指出,世界500强绝大多数是寡头垄断公司,但其产品也是最受世人所欢迎的。不仅如此,垄断性公司还是技术进步的源泉,只有垄断性大公司才有实力进行研究与开发,才有实力收购小公司的技术创新并迅速将其变成成熟商品在世界范围内销售。如果中国也有数百家垄断各个市场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中国就会成为发达国家。反之,如果中国只有无数的小型竞争性公司,则中国只能是三流国家。道理非常简单,当国际上的垄断性公司和中国的竞争性公司在W TO规则下一道竞争时,中国的竞争性公司只能成为垄断性公司的配套商。
“中国电信需要形成寡头竞争格局。只有如此,中国电信才能继续保持一个一体化公司的优势,才能外战内行。否则,如果中国电信被大卸八块,无论横切竖切,整个中国电信业都将落入国际电信巨头之手,无法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韩德强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培芳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在固定本地电信专业领域,世界各国开放竞争都没有像其他电信业务领域那样成功,竞争的有效性在这个领域普遍受到怀疑,最后只能依靠其他相近电信业务搞代替性竞争。”杨培芳还说出了过分竞争的另一弊端,“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收益递增性,也就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效用呈几何级增长,众多小公司竞争肯定是一场低效率或者无序的竞争。网络经济的又一重要特征是普遍互联性。不同网络公司之间必须建立平等互联和成本结算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不是靠市场选择,而是由双边协议和政府裁决。少数大公司互联成本已经很高,众多小公司互联肯定会成倍增加交易成本和协调费用,而这种附加成本总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中国电信路在何方
应该承认的是,中国电信这些年来在无有效竞争状态下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到1999底,形成八纵八横的全国长途光缆骨干网,建设光线总长度100万公里,电信初装费大幅度下调,通信质量大幅度改善。
去年中国电信的业务收入占全国电信运营收入的55%左右,今年据说将降到50%以内。“长途网络和业务的优势正迅速消失,联通、网通的宽带网络和长途电话、IP电话业务已形成较大的竞争能力;移动电话对长途和本地电话的替代程度日益突出,至少分流了30%以上的话音业务。”中国电信如是评论自身发展存在的困难。
分拆中国电信可能真的不像我们最初想的那么简单,它关系着中国电信业能否良性发展。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