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5月5日讯】 一九八九年以后﹐中国进入了以江泽民为主导的所谓”后邓”时代﹐江泽民这样一个公认平庸无能的政治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维持了十二年的统治。明年中共”十六大”上﹐江泽民将至少半退﹐江的主导地位将被取代﹐这意味﹐持续了十三年的江泽民时代将在明年划上句号。不管对江泽民有怎样的看法﹐他至少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应当成为历史评价的对象。
在十三年的统治之后﹐如果回顾他的表现﹐历史将如何定位呢﹖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不由得不经常把他与前苏联的总书记勃烈日涅夫做一对比。对比的结果是﹕有太多的方面﹐江﹑勃二人实在太相似了﹐江泽民的历史定位如果拿来与历史中其他人物类比的话﹐勃烈日涅夫是最匹配的人。江泽民就是勃烈日涅夫第二﹐是中国的勃烈日涅夫。勃烈日涅夫其人﹐在前苏联历史中﹐是具备一些与其他领导人不同的特点的。江泽民的特点则与勃氏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现在让我们试举几例。
第一﹐勃烈日涅夫统治苏联十八年﹐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并未触动计划经济的本质﹔而在政治上﹐则是对其前任 – 赫鲁晓夫时期的大倒退﹐恢复了思想专制﹐逮捕持不同政见者﹐停止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江泽民主政以来﹐在经济改革上也是进行了一些改革﹐前进的步伐甚至比勃烈日涅夫更大一些﹐但严格地说﹐九十年代的经济改革对计划经济的核心部分 – 产权制度问题并未进行根本触动﹐可谓浅尝辄止﹐徘徊不前﹔而在政治方面﹐江泽民也是在其前任 – 胡耀邦与赵紫阳的基础上大踏步后退。在江泽民主政的十几年中﹐”十三大” 提出的政治改革蓝图被束之高阁﹐思想管制更加严格﹐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压更加积极。
勃烈日涅夫与江泽民两人都是在较为开明的前任的基础上接任﹐都是实行经济相对自由﹐政治严加管束的治国方针﹐因而同样的﹐也都为社会转型种下了隐患。前苏联的崩溃﹐论者都以为是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所作所为的结果﹐但殊不知﹐正是勃烈日涅夫时期的停滞与专制才积累下了大量积重难返的社会矛盾﹐否则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也不可能下决心﹔同样﹐江泽民主政十几年﹐表面上看起来社会基本稳定﹐但这种稳定是用矛盾的拖延处理和积累为代价的﹐他两手一拍﹐扶袖而去﹐但给中国留下了一堆隐患。
在以后的评论中﹐我将继续比较江泽民与勃烈日涅夫的历史地位的相似。(待续)
--自由亚洲电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