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27日讯】 台湾变天一年,民调有六成四受访者认为,台湾整体在向下沉沦,那是绝不为过的反应。试想民进党执政一年,究竟推动过什么政务?有过什么政绩?光是一个“核四”,就耗尽了元气后又重回到原点;两岸关系方面,更是在承不承认中华民国宪法、是不是中国人、有没有“九二共识”的问题上反复争议,而最后换回一个对“九二共识”不置可否,并以“统合”来取代“统一”的模糊政策。单是这两件大事,就扰攘了几乎一整年,不但谈不上有任何建树,反而给投资人士带来了政策的不明朗因素,导致股市大跌,企业出走,内外资外移,经济成长每下愈况,失业率逐月上升。
林毓生去年忠告政权转移可能产生的三个问题都一一出现。第一,是少数党政府很难推动政务,结果一年来朝野尖锐对立,造成行政与立法日日争吵;第二是执政党内派系林立,结果是一年来执政阵营步骤、意见不一,独派、反核的派系一直扯陈水扁“新中间路线”的后腿;第三是陈水扁的竞选本领不但不能转为领导全国的政治家气质,反而造就了他选举的情意结,就是当选以后仍热衷于公关活动,到处演讲,出席各种聚会,似乎仍在竞选状态中而不是在处理政事。
至于林毓生所指的当政治家的三个条件,一、热情,二、责任感,三、冷静的判断力。热情方面,陈水扁具有的是“反核”及“独立”的热情,实际上是“不能产生结果的兴奋”,因为只会喊“台湾人民站起来”这种口号来作为实现理想的手段,结果不但不能实现理想反而造成朝野与社会的内耗。
在“责任感”方面,他对所作政治决定及政治行为,无法预见其后果及对其负责,而无法预见的原因则是他缺乏“冷静的判断力”。他缺乏具备“冷静的判断力”的三个条件,即气度、格局要大,视野要宽远,内心要宁静。陈水扁的目光只看到台湾,看不到国际的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陆经济面貌的变化,以及台湾在这个变动的国际环境中自己可以扮演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中,台湾因为没有处理好两岸关系而有逐渐被边缘化的危险。在用人方面,更是整个执政团队全不吸纳财经人才,以致财经政策毫无方向,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说明陈水扁在用人方面缺乏“冷静的判断力”。
(转自<<苹果日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