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23日讯】中国时报引述“纽约时报”廿二日一篇文章中指出,由于官方的刻意提倡和媒体的煽情宣导,民族主义在中国大陆已成为一种“全民运动”。但这样的发展却是一刀两刃,有时虽能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增加北京的外交筹码,但有时却会形成压力,一旦操纵不慎,反而会被反噬掉。
文章说,今天,中国大陆反美反得最厉害的再也不是党内的那些“老革命”级高干,而是一般的民众。这些身穿牛仔裤、印有洋文短衫,口嚼口香糖、谈论公牛队乔丹和赴美签证的寻常老百姓,一说起对外立场都是力主应当高姿态的强硬派,也都认为美国是常欺凌第三世界国家的恶霸,且如果台湾胆敢宣布独立,“只有一个字,打!”
文章指出,外界常以为,中国大陆如果愈民主,对外应该愈温和,其实不然。纽约“中国人权”组织的执行长萧强就说,受民主洗礼过的大陆民众反而更强硬、更民族主义取向。
事实上,从这次美中军机擦撞事件也可以看出,一个较过去更开放,老百姓可以在网路、电台上畅所欲言的中国大陆,反而让官方因不敢违拗民意,而在处理问题上变得更复杂、更顽固,就像当年戴高乐统治的法国。
文章说,中国大陆的民族主义如此高涨,可谓其来有自。有历史面,也有政治面。前者可以回溯到清代的义和团之乱,积弱不振的清朝借着带有浓烈仇外味道的民族主义号召人民抵御外侮,一方面也藉以巩固自己政权;后者则是“六四”后的中共,在内失民心、外临制裁的情况下,不得不藉民族主义重新团结内部,一方面减少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宣导,一方面却大力颂扬民族自尊、灌输民众对西方世界的猜疑,藉以宣泄和转移人民对执政者的不满。
中南海的这套作法成功了。素与中共党内保守势力熟稔的学者何新就直言,现在新的统战利器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六四”后被关,现居波士顿的前中共官员吴稼祥也说,民族主义是“六四”后共产党推动的,“他们发明这个来代替共产主义。虽然八○年代已有些影子,但九○年代后却变得愈来愈强。”
不少人对这种现象都忧心忡忡,担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失控的民族主义会让中国大陆卷入另一次不稳定的风波。在纽约任教的一名华裔教授就回忆说,八○年初他来美读书时,那时大陆学生的民族主义观念并不强烈,但现在不同了,一旦有事,很多人就强烈反美、捍卫祖国的姿态,“让我很忧虑情势会失控。”
另外,大陆媒体,特别是那些必须自谋生计的小报小刊的煽情报导,常常误导民众,也是促成民族主义在大陆益发高涨的原因之一。
长期洗脑下,大陆民众往往很难以单一事件看待问题。无论是北约误炸中共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美中军机擦撞或日本占领钓鱼台群岛,情绪激昂的老百姓都通通把它和“两百年来的国耻”做联结,也无怪乎北京常把外国的异议或介入看作是列强希望弱化中国,因此必须还击。当然,中共领导人清楚,也希望能把民族主义这股力量运用自如,但要真做到并不容易。以释放廿四名美军机员为例,就让江泽民被痛骂为懦夫,充分显示出民族主义潜在足以颠覆政权的可怕力量。
吴稼祥就说,对中共而言,民族主义是非常危险的东西,因为它固然填补了共产主义失灵后所留下的空间,但一再的强化它却像养虎为患,“终有一天会大到你难以控制的地步。”
中国时报编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