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20日讯】由中国大陆和香港考古﹑潜水专家共同组成的一支水下考古队20日清晨出发﹐赴广东阳江附近水域对一艘距今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海底沉船展开正式勘测与调查。考古专家指出﹐这次水下考古活动有望揭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神秘面纱。
这艘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已打捞起的沉船文物包括宋元时期的仿龙泉刻花碗﹑青白釉葫芦瓶﹑粉盒等二百多件瓷器及镀金腰带﹑锡壶等。
新华网报导﹐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古运泉说﹐这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地发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实物例证﹐对研究中国海上贸易史﹑造船史﹑航海史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广东沿海自古就是中国重要的出海通道。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至波斯湾﹑红海﹐将丝绸﹑陶瓷﹑香料﹑茶叶﹑漆器等物产运往欧州﹐而欧州商人则带来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药之路”﹐与北方通往西亚的陆路“丝绸之路”一样﹐曾经繁荣上千年。
古运泉说﹐中国拥有一万八千公里长的海岸线﹐航海历史悠久。古往今来﹐“海上丝绸之路”上不知有多少沉船湮没在大海之中﹐水下文物资源非常丰富。
此次考古队队长﹑国际水下文物遗产委员会委员张威说﹐水下考古受海流﹑海底泥质﹑海水能见度﹑季风等的影响很大﹐具有陆上考古不可比拟的难度和复杂性。但由于水下环境相对稳定﹐文物一般保存更完整﹑精美﹐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
此次水下考古活动﹐除集齐中国内地水下考古的专业人士﹐还邀请了香港潜水专家参加﹐使用的潜水专业船配备有旁侧声纳﹑雷达导航定位等先进设备。
按照计划﹐本次考查的重点是“南海一号”沉船遗址的定位与测量﹐不做大规模发掘。一方面全面掌握沉船遗址的范围﹑保存状况﹑遗址分布状况及受破坏的程度。另一方面﹐进行局部小规模的试掘﹐采集少量文物标本﹐进一步了解沉船遗址的埋藏深度及内涵。
张威说﹐预计这次海上作业需要三十天左右﹐科研人员将根据考查结果制定全面发掘的方案﹐全面发掘可能需要二至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