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19日讯】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我认识了这些被人们视为朱镕基学生的中年人。听他们在一种完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谈起自己的院长﹐谈起在经管学院学习的日子﹐谈起毕业后各自不同的奋斗历程。
我把采访对象限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九八四─一九八八年间的在校生中。因为﹕从一九八四年四月朱镕基任经管学院院长﹐这期间在经管学院求学的学子﹐现在已是人到中年﹐具有比较广阔的人生阅历﹐他们的所思所想﹐无疑将真真切切地反映共和国二十年经济改革和发展历程中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发展的前景之间的密切联系﹐而这种联系又与一位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领导人物的思想﹑风格与气度有关。
清华经管学院挂牌于一九八四年四月﹐它的前身是成立于一九七九年的经济管理系。它第一次对外正式招收本科生是一九八零年。那时﹐经济管理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字眼。
原一九八一级本科生﹑现任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中国业务负责人李山回忆道﹕
“那年填高考志愿时﹐我的第一志愿本来是想填清华大学建筑系﹐因为我从小喜欢画画儿﹐那时我并不知道清华还有一个经济管理系。后来﹐我从报纸上知道﹐中国最缺乏的是管理人才﹐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这样一个生活在偏远地方的年轻人看来﹐毕业后能当个厂长经理﹐就挺是个人物了。”
原八一级本科生﹑现为北京四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杨宏儒道﹕
“我们进校时﹐年龄都不大﹐也就是十七﹑十八岁的样子﹐但有一段时间﹐大家好像在进行着某种训练﹐同学之间见面就像领导同志们见面一样﹐不提对方的姓氏﹐直接叫某某同志﹐譬如我﹐就经常被同学们叫做‘宏儒同志’。”
“当时经管学院招了一批干部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现在已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这些人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社会阅历比较丰富﹐我们就经常去找他们聊天。应该说在这种氛围熏陶下﹐每个人都充满了野心和欲望﹐但具体做什么却未必想得很清楚。”
当年的经管学院﹐出人头地的想法缠绕着很多人。可以想像﹐这样一群充满了野心和欲望而又略显幼稚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其言行难免会有些令人惊骇﹐这让一向注重政治思想教育的老师们颇费了一番苦心。李山至今还记得经管学院党委书记的教诲﹕英雄主义很好﹐但是不能光想个人英雄主义﹐要想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对于李山来讲﹐朱镕基对他的教诲则是影响了他的一生。(上)大公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