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16日讯】说到旧上海,难免不令人联想到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及其制造者-上海滩的娱乐大亨。半个世纪之后,上海重新成为远东的时髦都市,谁又是上海滩的新娱乐大亨呢?
中国时报报道,上海的娱乐场所遍地皆是,有香港人开的,台湾人开的,也有老外开的,不过,说到能成气候的连锁企业,依然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上海申申食品娱乐服务公司,目前控制着包括餐厅、面包房、舞厅、俱乐部、酒吧以及夜总会在内的多家企业,而且,这些饮食娱乐场所全部都集中在上海最贵重的商业黄金地段-淮海路沿线,亦是上海最时髦的夜生活去处,柯林顿的女儿来到上海,晚上也要溜到“申申”旗下的“棉花俱乐部”听听美国的南方爵士。
这些产业的老板,是一个留着平头的名叫黄安刚的中年上海男人,上海安钢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申食品娱乐服务有限公司的总裁。
访问黄安刚之前,原本对这位被大陆媒体封为“上海滩新娱乐大亨”的人物不无戏剧性的想像,不料,“上海滩新娱乐大亨”却与我谈了一下午的佛学和民族主义。一上来他就表明,他本人并不以“上海汉娱乐大亨”自居,他甚至有点讨厌这种说法。他的涉足娱乐圈,基本上是因缘际会。“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港、台人士在上海开设的那些奢华的、Fancy的饮食娱乐场迅速萎缩,取而代之的是一批风气更差的、对年轻人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廉价娱乐场所,毒品、犯罪问题比较严重。一方面,这是我介入上海娱乐业的一个商业契机;另一方面,我认为与其让欠缺良知同时毫无社会责任感的业者控制娱乐场所,还不如由我来做。”似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之意。
出生于一九五八年的黄安刚,八○年代中期曾赴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留学,学的是无线电专业。九○年回沪创业。这个以私营业主身份控制着上海最主要的饮食娱乐产业的人,不仅虔诚地信佛,政治上还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新左派以及具有绿色思想的理想主义者。对于当下大陆社会的奢靡风气、贫富差异、惟利是图的经营观以及西方在消费文化上的主导地位,黄安刚表现得十分反感。他个人的左倾立场、民族主义观念和儒家的商业伦理,充份体现在他所控制的上海饮食娱乐场所的整体经营理念甚至每一个细节之上。例如,他对毒品、妓女(包括牛郎)的严格防范,他倡导在舞厅里播放“民族迪斯可”,把主要顾客是年轻人的“真爱”迪斯可夜总会布置成一种“知性的”、中式的“中产家庭”格局(用黄安刚自己的话来说,这是要让“年轻人时时感觉到自己乃置身于一个有限狂野的Home Party,老爸虽不在场,但是就躲在书房里。”即使在充满了三○年代怀旧情调的淮海路、襄阳路口“海上星”餐厅,黄安刚也不忘摆上几本三○年代的上海左派杂志,与此同时,他在位于淮海路一座写字楼顶楼的公司总部里也到处张贴着道德格言。当然,黄安刚对流行的“上海怀旧之风”也有诸多不满,他说:“有的业者一搞老上海布置,摆出的就是中国人拉外国人坐的黄包车,上海十大名妓,金枝玉叶的月历牌等等。其实老上海风格,应以展示上海人民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为主。”
黄安刚一再表示,他本人对经营娱乐行业并没有太大兴趣,只是一旦介入,他要做的就是只会是一种“消费合理、干净的、有安全感的夜生活场所”。他说:“在上海经营夜生活场所,既不能搞好莱坞式的浮华,又不能搞港台大富豪式奢侈。上海近几年有些夜总会全盘照搬西方国家的样式,很快就垮了,因为它们在文化上有侵略性。我在俱乐部总体格调上追求高雅、富裕、舒适和东方化,符合本地客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甚至家庭的氛围,所以能长期受欢迎。对干净的俱乐部来说,流失的只是少部分客人,得到的却是大量的正派客人,形成正面的效应之后,生意反而越来越好。”
黄安刚是中共政要阎宝航-阎明复家族成员,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他和阎明复与张学良的合影以及陈履安题词与合影。据他说,和陈履安在一起的时候,在佛学方面他们有很多话题。不过,黄安刚本人却不愿意多谈这些,只是感叹道,他目前在上海所取得的成就,除了个人对“正派经营”理念的坚持,大概就是上辈子的福报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