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15日讯】中国陕西一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
陕西省山阳县80岁的吴发庭老人,为从乡政府手里要回8000元欠款,先后找了乡政府和法庭数百次,最后在一名县委副书记的批示下,才最终拿回了欠款。吴发庭每次出门索要欠款时,都在自己门背后的墙上画一道杠杠,到索回欠款时,墙上已经有了500道杠杠。
500道杠杠,背后该有多少艰难辛酸?但就这500个杠杠的艰难辛酸加起来也不抵领导的一纸批示有用。如果没有领导批示,吴发庭老人再画500道杠杠恐怕也无济于事———看了这篇报道的人,都会得出这个结论。
事情本身再简单不过了。山阳县晏马乡政府1993年从吴发庭儿子手里借款两万元,第二年还了1万元。剩下的1万元,吴发庭受其子委托讨要40多次,均两手空空而返。1998年吴发庭父子将乡政府诉上法庭。庭审期间,乡里原文书将自己经手的2000元退还。剩余的8000元法庭判决由乡政府偿还,但乡政府一不上诉,二不还钱。判决生效后,被告接到执行通知书却拒不理睬,理由是“钱是前任借的,现任不理前任的事”。
被告的理由自然很荒唐,但荒唐的理由居然难住了法庭。据报道,为使被告还钱,审理此案的照川法庭以至县法院吃尽了闭门羹。先是1999年7月份,在照川法庭配合县法院执行工作中,一名副院长带领执行工作组赴乡政府,结果无济于事;11月,县法院纪检组长主动做乡政府领导的思想工作,被拒之门外;2000年县法院利用乡上主要领导在县城开会时机,再次做工作,被以各种理由推托了之。
法院似乎无计可施了。最后法院将此案向县委一名常务副书记和县人大有关领导做了汇报。这名副书记十分重视,及时作出批示,并立即打电话给乡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立即想办法落实兑现法院判决。县人大有关领导也十分重视,并与该乡政府有关领导谈话。
“领导”的出现很快显出作用。2000年11月12日,吴发庭终于领到了8000元欠款,他才不必再画杠杠了。
这篇文章本意是颂扬县法院如何重视执行工作,县领导如何关心百姓疾苦。但看完之后,给人的感觉却是实实在在的一场闹剧,一场讽刺意味很浓的现代闹剧。
对于吴发庭来说,乡政府简直就是蛮不讲理的街头无赖,借钱不还,还振振有词“现任不理前任的事”。
对于法庭和县法院来说,乡政府似乎就是“大爷”,需要反复去乞求。即使吃了闭门羹,下次还得再求人家开恩。也真难为了法院,副院长和纪检组长亲自出马求“大爷”兑现,三番五次还无济于事。神圣的法律所赋予人民法院的尊严早已荡然无存。
当然,乡政府也有“牛”不起来的时候,县委常务副书记批示了,并亲自打电话要求兑现。乡政府可以不理吴发庭,只是一个草头百姓嘛!划500道杠杠顶屁用呀!也可以不把法院放在眼里———你能拿我怎样?但却不能不理县级领导,头上的乌纱帽还戴不戴呀!所以这个故事的发生就很正常了,但正常就更让人感到悲哀!
500道杠杠,真希望能保存下来,它既是吴发庭老人500次艰难辛酸的记录,也是这场闹剧的记录,并为闹剧定下了悲哀的基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