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3月28日讯】联合早报29日评论文章。今年人代会开幕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就向每位代表赠送了一套两张名为《2000年大案要案》的VCD影碟,包装颇为精致。
这套影碟以法院审判资料为素材,“真实记录了其中几起社会广为关注的大案要案的审判情况”,其中包括成克杰案、胡长清案和厦门特大走私系列案等案件。
这样不露声色地“做工作”真可谓用心良苦。但闭幕式上,人民代表对“两院”报告的表决满意率,还是又创新低。这也实在是无可奈何。
平心而论,2000年中国反腐败的力度不可谓不强,拿下的官员的品级也像去年的股市一样迭创新高,但民间的反应却相当平静。成克杰的案子虽然受到广泛关注,但即使是判了死刑,也没有引起陈希同那样的震动和反响;而且平静里面似乎还带着某种漠然在里面,这不能不促使人更深地思考一些问题。
一个英雄诞生之后,旧时候的人会编制各种祥瑞,现在我们的某些部门会总结出许多动人故事(这是我们某些工作的悲哀);与此相对的,一个政坛人物跌落之后,社会上会突然之间流出许多传说。
这固然是近年来社会的常态,但也标志着整个社会还没有学会思考,没有学会如何去防止这类事情再一次发生;也正因此,我们这个时代成了所谓“数字英雄”的时代,每一个案件∕罪犯创造的“数字记录”都是令人瞠目结舌的。
关于成克杰的东西不算是很多,也没有产生像《天怒》那样的小说,但有的所谓“幕后”也把他描绘得很不堪了。用成克杰自己的话说,他是受恩(党恩、社会主义之恩)深重的,他从一个普通的不会说汉话的壮族孩子,成为雄霸一方的封疆大吏。
我不相信他从开始就有问题。他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个人应该承担多少责任,社会该承担多少责任,还有没有其他应该承担责任的人∕物?
这些问题,对已建党80年、执政50余年、历尽风雨沧桑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恐怕是值得深思的。如若不然,只沉湎在“打老虎”的喜悦和解恨之中,也只能标志着中共还远不是一个成熟的执政党,也必不可能终结这个“数字英雄”的时代——那无疑是莫大的悲哀。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了去年非常走红的电影《生死抉择》,这个电影似乎触及了一些尖锐的东西,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的胆魄远不及拨乱反正初期(1980年左右)的那些艺术家。
另外,作者的思考是非常肤浅的(也许他是强知为不知):这部电影依旧沿用了中国古已有之的“红颜祸水论”成就了一个所谓的反腐英雄的市长。
在中国三千年的文明史上,女人从来是弱者,是被选择的对象。无论是陈希同,还是胡长清、成克杰以及其他的罪犯,他们的身边都有一个所谓的“祸水”,这股祸水从吴王故宫流淌到了21纪的前夜,可真是源远流长啊!
其实这不过是霸道的男性话语的产物:当那些罪犯在台上的时候,这些女人不过是他们的玩物∕饰物;当他们身陷法网的时候,这些女人又被他们当成了遮羞布。
女人至今仍是“祸水”,这也是我们时代的悲哀。
‧本文传自北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