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3月21日讯】 随着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转制为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拉开了中科院首批13家事业单位整体转制的序幕。
据新浪财经纵横报道, 记者今天在随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下所考察时获悉,创建于1958年的中科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是大陆研制、开发、生产、经营电子显微镜、高频电手术刀等科学仪器的综合实体。大陆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第一台商品化质谱仪和第一台涡轮分子泵都先后在这里诞生。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科仪中心作为中科院一个附属工厂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必须重新定位,寻找再生之路。
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从1999年起,科仪中心开始自砸饭碗,自负盈亏,大胆尝试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之路。
一年多来,科仪中心针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企业职工养老与地方养老体系的接轨等具体关键问题进行了大胆改革,使这个为我国科学仪器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研究所再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率先成为中科院范围内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开发型研究所。转制后的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将适当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强化销售队伍,并力争在科技部和海淀园区的支持下建立科学仪器园区。销售收入计划从2000年的5000多万元提高到2003年的上亿元。
据悉,在科技部的指导下,242个科研院所已经初步完成了院所转制工作,而包括公益性研究院所在内的更多科研院所的转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