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大陆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增多

标签:

【大纪元3月18日讯】昨天,大陆官方媒体“中新社”撰文指出:今年大陆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增多,主要表现为内需持续扩张的基础尚不稳固,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尚存在不确定性。

文章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经济专家们在向政府提出的建议中指出:扩大内需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方能达到拉动国民经济今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最佳效果。

文章分析指出,从国内经济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目前主要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农村市场不振。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在上年收入基数提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收入的难度加大。假日经济开始降温,利息税、实名制等政策效应已基本释放。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房地产业面临的市场约束比较突出,投资增幅开始下降。国债发行空间逐渐缩小,政府直接投资增长的难度加大。上述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内需的持续扩张。

为了减少中国经济运行的不利因素增多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文章引用经济专家们的建议说,国家可以考虑从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益;推动低利润行业内的企业并购重组和降低汽车价格这四方面入手,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期化被动为主动。具体思路和建议是:

——要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以消费结构调整和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一批消费、投资和生产的新增长点。

新增长点要以住宅、汽车、电子、通讯、旅游、教育以及一批相关产业为主,其中既有传统产业,也有高新技术产业;既有工业,也有服务业。

这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发挥作用,将能够集中体现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的指导思想。

——抓紧一批国有经济比重高、传统计划经济影响深、具有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特点的行业,如电信、电力、铁路、民航等行业的改革与重组,实现政企分开,健全政府管理模式和特殊行业中的企业经营机制,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益。

通过这样的改革与重组,将大大增强中国基础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同时对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全局也会产生积极和重要的影响。

——推动一批市场竞争较为充分、平均利润水平已经较低的行业内企业的并购重组。

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家电行业。经过多年以价格竞争为主的市场竞争后,这些行业发生了显着的两极分化,少数领先企业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同时行业平均利润率也降到较低水平,这些行业较大规模的重组,特别是“强强联合”的条件趋于成熟。国家应对此予以支持,引导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放到提高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和服务质量上来。

——促进汽车降低价格,提高汽车行业竞争力。

国家今年应从调整汽车消费政策入手,扩大市场容量,提高汽车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积极推进企业重组,以降低汽车生产成本,带动价格下降,逐步进入良性循环,提高汽车产业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相关文章
    

  • 汇丰调低经济增长至2.2% (3/16/2001)    
  • 美英股市遭到重挫 (3/11/2001)    
  • 中共内忧连环 制约十五计划 (3/3/2001)    
  • 朱熔基再掌金融 (2/11/2001)    
  • 库娃惨败都是没有教练惹的祸 (1/10/2001)    
  • 明年台股前景暗淡 (12/24/2000)    
  • 美蓝筹股科技股双双滑落 英股微升台股继续下跌 (11/18/2000)    
  • 总统府资政彭明敏: 总统罢免案不可能成功 (11/4/2000)    
  • 美经济增长放慢将殃及亚洲经济 (10/31/2000)
  • 相关新闻
    库娃惨败都是没有教练惹的祸
    朱熔基再掌金融
    中共内忧连环 制约十五计划
    美英股市遭到重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