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3月10日电】北京青年报报道,教育部考试中心昨日公布了今年高考的有关内容,今年高考的命题工作也同时开始。
据了解,今年高考的数学考试有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实行3+X考试改革的省份上,今年全国有18个省市实行3+X,在这些省市中,广东和河南两省的综合能力测试,采用文理大综合的形式。今年这两个省的高考数学试卷不再分文理科,数学试卷考查的范围为现行高中数学必学内容,加反三角函数和极坐标,其他实行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省份,今年高考数学仍然实行文理科分卷考试。
外语是否增加听力测试,是今年高考改革的一个热点。据悉,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向各省市提供两套听力试卷,试卷一听力占20分,试卷二听力占30分,对不准备进行听力测试的省份可选择试卷一,并去掉其中的听力考查部分,日语、俄语今年也是两套试卷,一套含听力,一套不含听力,各省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一套。据了解,从今年起,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试卷也将增加听力考查。
3+X中的综合能力测试是一种崭新的考试模式,教育部考试中心透露,为减少评分误差,今年文科大综合试卷的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比例为6︰4,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计分的比例,大体为5︰5。为方便高校录取,今年几种综合能力试卷,都比去年增加了40分,文理大综合的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试卷的原始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大多数高中校校长对即将开始的3+X表示“摸不着门。”“综合考试的立意是好的,旨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学生能够承受的精神、体力等压力有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考试的门数以及考试科目的难度,而教学大纲只能给出考什么,不能给出怎么运用。”
北京教育考试院科研办公室主任周军认为,目前两大因素制约考试命题的改革,高考很难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考核学生的能力。这两大因素一是高考的社会功能性太强,使高考成为许多学生改变身份的通行证,这一社会功能越强,分数表达要求越清楚,考试就会变得越死;另一因素就是参加高考的人数太多太集中,阅卷、录取难度加大,使考试内容难有大突破。两大因素给考试命题留下的改革空间很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