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月2日讯】据星岛日报记者黄冰清报道,在中国大陆宣传西方的个性自由与民主而被开除的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被认为是自由民主派知识分子中最有影响力者之一的刘军宁昨天在史丹福演讲时表示,全球化经济将使中国民主的前景更加乐观。
三十九岁的刘军宁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毕业,去年来美之后曾在哈佛大学讲学,现在是印地安纳大学访问研究员。他在国内曾大力宣传西方自由派哲学思想中的个性解放、私有财产、民主宪制等观念,包括发行刊物,翻译西方古典自由派著作及发表论述等。
在昨天应史丹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邀请的演讲中,刘军宁表示,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及加入世贸组织将最终有力的从各方面促进中国的民主,最大的直接贡献将是促进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是中国民主能够发育成长的先决条件。
他说,“开放可以让民众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政治制度,有了比较,才能选择,有了选择,最好的制度才存留下来。”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大陆,开放比立即的改革更重要,在一个没有民主的思想及制度基础的国家,开放可以为改革提供借鉴和明确方向。
他一贯重视阐述古典自由派的个人财产是人权,经济及法律活动的核心及前题条件的观念,在昨天的演讲上他也首先表示全球化所代表的自由贸易是每个中国大陆居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权利的物化表现。他还提到,全球化的另一个方面,互联网的兴起也削弱了中国当局对社会的控制。
当有听众问全球化的冲激会不会造成经济基础,内部设施有差异的沿海与内陆发展上的更大差异,刘军宁表示,沿海与内陆的差异的最大原因是内陆干部思想观念的僵化,不愿意进行大规模的政治的和经济上的改革,跟上时代,而是被动的跟随中央政府,依靠中央政府的救济。
谈到中国民主的最终走向,是选择一种类似新加坡的以法治国,但是具有专制国家的某些特点的制度,还是选择一种多党派的议会民主,刘军宁表示,中国的情况特殊,不同于新加坡,也不同于台湾。新加坡的国情稳定,可以处在一种既不民主又不完全专制的状态,但是大陆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会不受统治者控制的一直发展下去,就像走下坡路一样,无法在一种中间状态下停车。大陆又不同于台湾,台湾一直处在资本主义之下,大陆的观念及制度都要从头做起。
最后他表示,全球化还会缓和台海关系,随着经济关系的密切,认同上的问题将减少,而大陆上主张对台湾动武的人士也会三思而行。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