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服上写 Jingcha字样,看来是一件小事,但我看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仔细研究,能写出一篇社会语言学上的好论文。
中文当然要写,此话好象是废话,但什么是到了中国似乎都另有讲究。中国的制服人口众多,我记得多年前在路上看到电力局的人也穿制服,是淡咖啡色的,不用中文写明一般老百姓无法知道你是警察还是查税的。而且似乎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以后都穿(如果现在大家是到岗后才换衣服,此话收回)。
在中国,制服在代表某一国家机制(饭店门口开门等非国家工作人员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的威严之外,还是一种福利,穿制服的人士可省服装费用,另外,制服带来的边际效益可能更大,制服就是权威的象征,在小地方尤其管用,所以,在非上班时间穿制服对穿的人谋私利是有益的,大家自己可以推想。
写中文以外的符号∕文字,事情要复杂的多。我想设计的人一定花了很多脑筋在上面。他们可能会想到:如果有一个国际性的符号来表示警察该多好啊,我指的符号是一些不管个人文化背景但大家都懂的符号,如:一个骷髅表示有毒,打叉表示禁止等等。但可惜没有。如果造一个,比如:画一个像男厕所门口画的人手中拿大棒,可能会引起更大的争论。于是,还是用文字吧。我们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的文字都写上去,那样,警察制服会成了八卦衣了。
即使光写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也太多,除中文以外还有五种。问题是如何选这五种文字中的一种。其实从不犯政治上的错误的角度讲,写阿拉伯语和俄语比较好,阿拉伯基本上是兄弟,俄国也算好朋友,写这两种语言,不会被人指控崇洋媚外,问题是我们的与国际接轨并不是这两条轨,中国人从根本上也看不起说这两种语言的人,因为他们还算不上国际。至于用西班牙语,照理讲,亚非拉的拉大多国家讲西语,应该是兄弟,但西语与英法同宗,警察是Policia ,看上去与Police也像。如果用西语,还不如
狠一下心用英法语了。但用了英法语(都写做Police),接轨到是接轨了,问题是走到了问题的另一端,很容易被人指控为崇洋媚外。这在政治上的后果是极严重的。就像过去入赘女方是被人看不起的,抽壮丁第一就要抽此等人。
Jingcha 一事是中国在国际交流中的矛盾心态的最好的表现。中国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很崇洋的,在报纸上有时也不难看到政府官员唯美是瞻的言论:这东西在美国都如何如何,在中国就不必说了。这种心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与国际接轨”政策的默许,但一不小心就会给人以“崇洋媚外”之口实。此外,这些给人家戴“崇洋媚外”帽子的人自己可能就是最“崇洋媚外”的。
在这种情形下,我认为用 Jingcha是个不得已的折中,这样,即可以显得与国际接轨(总比光写警察两个中文大字好,另外也有普及中文的好处,不懂其意的番人会学着念,发现“惊诧”换个音居然就是“Police”,叹到:中国话大大地难),又使人无法说是崇洋媚外。中国人的做人哲学在此发挥的淋漓尽致。
中国的大问题是她有个十分脆弱的大国心态,而痛苦的现实是她的确只是她平时一直自称的: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如果中国认定这个现实,事情到也方便,写Police就写Police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是落后,要赶超人家就先不要在这种地方计较,提高国际亲和力,是外国人在中国生活方便。相反,如果中国是真正的大国,我看实在没有必要写Jingcha ,光写警察即可,如果看不懂的话,那只有对不起了,到天朝来岂可不识天朝文字,汝等番人当学好中文才可入境(我想中国人有此念的人大有人在,只要看看前几天网上一些考托福,纪阿姨的学生写的让美国学生在2050年争拿西藏大学全奖的梦幻小说就可)。中国实在有说不出的苦,其实我们一直是在争当大国,但可惜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评定委员会,我们只好用申奥等办法来代替了。
如果我是真正的富翁,我绝不会买辆车然后逢人便讲:我家生活过的特滋润,明儿到咱家来坐坐,我开你出兜风。只有刚开始吃饱饭,就把攒下的钱全砸在一两件外表东西上的人才这样。哎…… (索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