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文件》使“六四”事件重新热了起来。它揭开了中共竭力掩盖的疮疤,证实了当年许多事实。中共如此急于否认它的真实性,恰恰是“此地无银三百*O”,欲盖弥彰。
有人企图把“六四”束之高阁
“五四”,是中国人的大日子;“六四”,也是中国人的大日子。两个日子都和学生、和天安门广场有关。“六四”更被称为“天安门事件”。
“五四”发生于八十多年前,早已成为历史;“六四”发生于十一、二年前,有人企图使它现在就成为历史,束之高阁,不再提它。
像“六四”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必然要成为历史,载于史册,但现在还为时尚早。尽管事情过去已经十年八年,死者早已“盖棺”,事情仍未“论定”,还没一部足以令人信服的信史取信于人。
北京官方是强调“论定”了的。他们先说事情是“动乱”,然后升级为“暴乱”或“反革命武装暴乱”,一九九二年以后降低了调子,改称为“政治风波”。这就算是“论定”了,而且算是“正确的结论”?
“政治风波”为什么要用“军事镇压”呢?这样的武装对待就算是“正确”了么?
这是经不起辩论的。因此,他们不希望有争论,不希望人们再谈“六四”,引起争论。这就是他们急急忙忙把“六四”推到历史的殿堂的原因。想用“历史”的封条,封住人们的口。
现在是又一次祭起这个法宝来了,由于有人在美国出版了《天安门文件》。这一份秘密文件先出英文版。它把当年“六四”发生前后,中共高层秘密会议的发言纪录一份份集中在一起,有如纪事本末般的史书,把事情从头到尾都记载下来了。这在中共来说,无疑是最高的秘密,也无疑是最重要的文件。这样的文件一般的高层是接触不到的,有可能拿到手,至少是政治局的高层。这位有心人把它交给了一位化名“张良”的高干,由他带到美国,公之于世。
北京官方马上就否认其事,在文件公布的两三天内,既由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发言于先,又由中共第一号人物江泽民驳斥于后。这反映出他们的重视,也反映出文件本身的重量──不假,不轻。
朱邦造说,这是“编造材料,歪曲事实”的“重新炒作”,是“图谋搞乱中国”。江泽民也说这是“歪曲事实”。就这么一本文件的结集也能“搞乱中国”?未免言重了。
揭开疮疤露出真相
疮疤是揭不得的。揭开了就证明当年的一些传言是事实。
当年传言,学生们要反对的《人民日报》四月二十六日的社论,那其实是邓小平的言论。《文件》一开始就显示,在五月十六日政治局常委会议中,赵紫阳主张修改社论的观点,即学生运动是“动乱”,李鹏则坚持,说这是邓小平的话,不能改变。赵紫阳说必须向邓小平说明学生运动的性质。然后是十七日政治局常委在邓小平家开会,邓小平提出了动用军队,宣布戒严,“一劳永逸的镇压动乱”,赵紫阳表示,“要我执行这项计划会很难,我很难接受”,邓小平要他“少数服从多数”。五月二十日,北京宣布戒严。二十一日在邓小平家开元老会议,邓小平提出要撤换赵紫阳,说他“助长分裂党,分化党,为动乱辩护,“没有理由保他”;又说他“怂恿动乱,没有不换的道理”。陈云提出江泽民可以继任,李先念支持。二十二日起赵紫阳就被停职了。二十七日,邓小平家又开元老会议,决定了江泽民担任总书记,李瑞环、宋平为政治局常委。
名义上,邓小平只是中央军委主席,由他召集元老会议决定总书记换人,政治局常委改组,这违反党章的规定。
清场真相
六月二日,邓小平和元老们以及政治局三位常委李鹏、乔石、姚依林(赵紫阳、胡启立都被排除了)开会,邓小平建议“戒严部队今晚开始执行(天安门广场)肃清计划,并在两天内完成”,要说服学生们离开,如果拒绝,“他们必须承担后果”──格杀打扑?李鹏在会上报告广场情况严峻,学生运动后面有美国和台湾的挑唆和支持。
王震是表现得最激动的。他一开口就骂:“这些混账王八蛋!他们以为自己是谁,践踏天安门广场这块神圣土地这么久!他们真是自找的。邓小平同志,我们应该现在就派军队去把那批反动分子抓起来。人民解放军到底是干什么的?戒严部队是干什么的?他们不能光坐着吃饭,他们应该把反动分子抓起来。我们必须这么做!否则我们决不能原谅自己。我们必须这么做,否则老百姓会造反!任何人想推翻共产党都死无葬身之地!”
王震是大老粗本色,自以为有枪杆子就可以横行无忌。但杨尚昆在执行起来时,却是表现得较为稳重的。六月三日下午,形势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接近邓小平必须两天内完成清场任务的时限,杨尚昆召集军队和北京市负责人开会,准备动手,他宣布“要千方百计尽力避免流血事件的发生”。他说:“戒严部队指挥部一定要向各部队交代清楚,要尽可能避免使用武器,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开枪。我在这里特别重申,绝不能在天安门广场发生流血事件,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学生不走,我们戒严部队架也要把他们架走。绝不能在广场上杀一个人。这不是我个人的意见,也代表小平同志的意见,如果大家同意,也就是我们大家一致的意见。”
这一点,看来是做到了。“六四”以后,北京官方发言人袁木强调,在天安门广场没有杀死一个人。原来当时是有军令如此的。他们并不否认杀了人,也不否认在天安门广场以外,西边的木樨地大街上杀了人,就是不承认在广场上杀了人。《文件》上这方面的言论多少证明,这些文件是真的,没有人附会当年受到嘲骂的“天安门广场没有死人”论来做虚作假,只有官方才会在这上面做文章。文件上有这样的文章,正好证明它和官方有密切的关系。文件不假。广场上没有杀人,也正好反证,广场上的学生并没有存心“暴乱”,他们最后是和平地撤离了广场,这才没有流血。但却在离开广场后在西单被追杀,那已是广场以外了。广场上没有杀人并不等于完全没有杀人。
有助于推动政治改革
《文件》有关赵紫阳在和邓小平分歧上,也和当年的传言、事实的发展符合。
既然如此,有人说,那《文件》的问世也就没有多少新意和多大意义了。不然。
这至少说明,在中共的不低于政治局的高层中,颇有有心人,当时搜集了这些秘密文件,准备应用。现在把它用出来了,目的是不让“六四”这个问题受到冷落。官方要把它冷下去,你冷我热,有心人就把它炒得热起来。在大陆上是不可能炒它的,那就拿到海外去炒。海外也可以影响到海内,影响到北京,影响到高层。
现在,江泽民不是有了即时的反应么?他前不久才在香港记者面前赞扬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华莱士,说他不知道比香港记者要高出多少,现在却不得不批其所赞,批他推介《文件》是“歪曲事实”了。
《文件》中有江泽民被邓小平提拔的过程,原来是陈云和李先念推荐他的,邓小平最后接受了,不知道这是不是“歪曲事实”?李先念赞扬他“整顿”《世界经济导报》有功,不知道是不是“歪曲事实”?
在“秘件”中形象最难看的是王震,他已经死了。其次是李鹏,主张动用武力镇压最力,也因此大得王震欢心,只有王震一个人支持他担任总书记,由于仅仅这一票,没有当上。两人是气味最为相投的。李鹏并没有在“六四”捞到什么油水,好处让江泽民占去了。邓小平支持江泽民,显然是不想让手上沾了鲜血的李鹏担当重任,这会激起更大的反感、反对和反抗。
朱邦造说的,中央已经对“六四”作出“正确的结论”,也不准备改变这一结论。这结论到底为何,未见详尽公布。人们看到的只是不再称“暴乱”,而代之以“政治风波”。是不是这就算“正确的结论”?不再把“暴乱”的大帽子压在八九民运的头上,这算是有了一点点进步,“政治风波”即用军事镇压,这算“正确”对待么?你说人家“编造材料,歪曲事实”,你又不把你认为“正确”的事实公布出来,让人们可以作一个正确的判断,这样的做法算得“正确”么?
拿了“秘件”的“张良”自称是体制内的人,他表示公开这些秘密的目的,也只是想推动体制内的改革,主要是政治改革,无意推翻共产党。
《文件》也显示,邓小平说过,要政治改革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不能放弃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改,共产党必须抓住政权不放。
是不是这样就可以进行体制内的政治改革呢?
人们并不要求马上得到这些,只是希望先平反“六四”再说。江泽民也说过,他理解学生们在八九年反腐败的心情,由于并没有批评学生,这引起李鹏的不满。李鹏是不会同意平反“六四”的,《文件》也显示了李鹏是“六四”跳得最起劲的人,李鹏不下台,“六四”难平反。
原载《争鸣》2001年2月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