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稼祥:“天安门密件”与杨尚昆

吴稼祥

人气 65

“天安门密件”旋风登陆美欧两大洲,狂扫各大媒体两周后渐渐平息下来。旋风有三只眼:一只眼是“文件真实性如何”;另一只眼是“什么势力谋划了这次事件”;第三只眼是“密件让谁受益让谁受损”。读了陆陆续续公布出来的材料和有关当事人的文章后,我最初的猜测得到了某些印证,虽然不能说是确证。我的猜测是,此次事件有杨尚昆家族背景。

一、玩权高手

要了解杨尚昆家族在整个六四事件中已经起的作用,和在这次密件事件中可能起的作用,先要了解杨尚昆这个人。杨尚昆的名声主要来自他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水门事件”,即窃听毛泽东私人电话事件。当时他是毛的中央办公厅主任。这个事件非常典型地刻划出他的为人:他对主子的利用远远多于他对主子的忠诚,通过掌握和控制主子的信息,左右主子的爱好和行为,以此来控制整个统治集团。

文革后,他同样用这套办法来对付邓小平。他对邓发动过许多马屁攻势:最著名的是“儿子攻势”和“孙子攻势”。儿子攻势是指他的儿子杨绍明成了邓个人的御用摄影师,专门给邓拍“御相”,还出了邓的一本影集。孙子攻势是让自己的孙子和邓小平的孙女羊羊套近乎,经常出现在植树等公私兼顾的场合,使有心人看到他与邓家非同寻常的关系。在邓晚年,他似乎成了邓唯一与外界的联系。

光靠儿子孙子拍马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他本人洞悉主子内心隐秘的深湛功夫。中共13大时,我是中央主席团会议秘书,在一次主席团会议上,杨尚昆向大家表功,叙述他是怎样劝留邓小平的。他说邓小平要在13大全退的决心很大。薄一波发动中央顾问委员会各支部对他进行车轮战法,轮流劝小平同志不要退,都煞羽而归。薄只好请高人出马,找到了杨尚昆。杨见邓,只说了一句话,就把邓说服了。可见他的内功何等深厚。他说:“小平同志,你全退,我们赞成。但是,你想过没有,三军统帅谁来做?”他看了看邓的表情,然后轻轻地说:“你放心,我还不放心呢!”

这分明是在告赵紫阳的状。邓全退,三军统帅自然是总书记赵紫阳,还用问吗?问过以后,知道邓想到了赵,马上补上一句,“我还不放心呢!”“我”是谁?军委常务副主席。话的份量够重了。邓想了想,说:“我有个条件,你们不答应,我就全退。我推荐赵紫阳做军委第一副主席,我随时把军委主席一职交给他。你们答应了,我半退,只兼军委主席一段时间。”

二、20世纪的袁世凯

我想,邓小平随时让出军委主席,杨等人也就随时准备搞掉赵紫阳了。机会终于来了。胡耀邦逝世,学生闹事。4月25日赵紫阳赴朝鲜访问,行前他怕有人捣鬼,特地交待,他不在北京期间,不许召开中央常委会,作重大决定前要让他知道。谁知赵刚上飞机,杨和李鹏就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带着李锡铭和陈希同向小平同志汇报。这事只有杨有胆量干,也只有他当时能见到邓。

他们把整个悼念活动描绘成反邓暴乱,引出邓小平一篇“三不怕”(不怕流血,不怕骂娘,不怕制裁)讲话。得到这篇讲话,他们如获至宝,一面起草《人民日报》四二六社论,把运动定性为动乱,一面向下传达邓的讲话。耐人寻味的是,传达的只有邓一个人的话。这篇讲话怎么来的,谁去汇报的,汇报人说了什么都被删去。

此举十分高明,用谋略术语说,这叫一箭双雕。首先是把邓小平逼到墙根,不怕流血是你说的,只要发生流血事件,帐都会记在你头上,邓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完了;其次是把生米煮成熟饭,给学生运动定好性,让赵紫阳回国后没有回旋余地。接受四二六社论的结论,赵就要带头镇压,但功劳是杨尚昆、李鹏的;不接受,就要冒与邓小平直接对抗的风险。当时我就听说邓的一个女儿对这样的传达很有意见,说,“怎么他们的话都没有了,只有我爸爸的?”

有一次我和曾在紫阳身边工作过的朋友谈起我对杨的看法,他马上说:“不,不,你对杨有误解。紫阳刚回国时,第一个给他打电话的就是杨,他问紫阳:‘我们该怎么办?’”听起来,是杨想与紫阳联手,软禁老人们。其实,这正是杨老谋深算的地方。在当时局面下,他确实是个关键人物,他与谁结盟,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谁那边倾斜。他那样问紫阳,主要是想套紫阳的话。只要套出紫阳说出想下手的话来,杨就立于不败之地了。他要真想和赵结盟,就没有必要带人去向邓小平“谎报军情”,不向赵请示,就给学生运动定性。

我当然不是说杨对邓忠心耿耿,套出紫阳的话,是为了向邓汇报。上面说了,他已经套出邓小平“不怕流血”的话来,把他置于无路可退的尴尬境地;如果再套出紫阳“对老人动手”的话来,那紫阳也就彻底掌握他手里了。无论怎么干,他都会立于不败之地。假如密谋败露,他说自己那样做是有意套紫阳的话,好向小平汇报;如果反邓成功,老人们一网打尽,只深下他一个元老。他的野心是要代替邓小平做几天老皇帝玩玩。

六四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杨差不多实现了这一梦想。当时邓已卸去军委主席一职,而他是国家主席。他将这一荣誉职务慢慢实权化了。他以国家元首身份出访,或接见外国元首。199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连江泽民和李鹏都很少露面,只有他活动频繁。他平生最辉煌的时刻,也许是他住院做阑尾手术时,有两个到访的外国总统到医院看望他。我当时还在秦城监狱,看到这则报道后,我知道,离他覆灭的时间不远了。

这是集体造越位战术。以邓小平的智慧,杨所干的一切勾当都不可能逃过他的法眼。由于六四期间,杨家将控制着整个军队,邓不好下手。1992年中共14大前夕,机会终于来了。江泽民向邓控告杨尚昆越权太多。邓顺水推舟,让杨本人退休,并夺了他弟弟杨白冰的军权。

从此,杨家将这笔账记在了江泽民头上。

三、死尚昆,报复活泽民

了解了这些背景,“天安门密件”事件就好说清楚了。我的判断是,正在公布的文件不可能全假,也不可能全真。谁也没有本事伪造多达数千页的文件。但从已经公布的几份关键性文件看,其中必有些是假的,或经过修改的。

这些文件,不大可能在被中共中央秘书局收藏后盗窃出来,也就是说,它们几乎不可能从档案局或秘书局档案处失窃。因为在这些地方值班的人不只一个,而且不是固定搭配。我们只能假设这些文件是在入档前流失的。那么谁有这么大的权力在六四期间可以阅读所有这些文件,并加以备份呢?特别是其中有的文件纪录的只有邓小平和杨尚昆两个人的谈话。我想,除了邓家和杨家,无人有这样的资格获取这些文件。

确实,已经公布的文件改善了邓小平和杨尚昆的形象,这是有意让人怀疑此事与邓家人有干系。但这里有一个关键性漏洞,如果是邓家所为,一定会公布杨尚昆带领李鹏等人于4月25日向邓小平汇报的纪录,这是为邓本人洗刷罪名的最好例证,但是我迄今没有看到这份东西。还有,杨白冰在六四镇压过程中,代替迟浩田扮演了戒严部队总指挥的角色,我们在已公布的“密件”里,却很少看见他的名字。

相反,“密件”确证了李鹏的恶劣形象,并让人们怀疑江泽民的正统性(不是邓小平提名的)。而化名张良的密件提供者在文章中集中攻击的也是“李鹏江泽民们”,李鹏是个陪绑,主要矛头是江泽民。

在策划或参与干一件不好的事时,事先就想好退路,想好如何让自己脱离干系,并采取相应措施,这只有极有远见和智谋的人才能做到。杨尚昆先生有这样的智慧。我猜想,杨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就在收集一切可以到手的文件,并根据对自己的有利原则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便自己对历史有个交待。我并不认为,他生前就布置好如何操作这些文件。如果真是这样,那杨先生的智慧就接近诸葛亮的水平了。诸葛亮生前就布置好对付多疑的司马懿的计策,演出了精彩的死诸葛吓退活司马的喜剧,而杨将军则导演了死尚昆戏弄活泽民的笑剧。

不论文件携带者是谁,怀有什么样的意图,让六四文件大白于天下是总是好的,但如果为了某种特殊理由让文件增加了或减少了些什么,那就是不好的。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导演“六四真相”背后的真相。

2000年1月16日

(原载《信报》感谢作者送大纪元上网)


    相关文章
    

  • 洪哲胜:《天安门文件》是李鹏抛出的? (1/17/2001)    
  • 汤一心: 质疑《天安门文件》抛出者的意图 (1/16/2001)    
  • 凌锋: 细评朱邦造对《天安门文件》的反应 (1/16/2001)    
  • 【纪元专栏】曹长青:《天安门文件》为何轰动 (1/16/2001)    
  • 王丹: 解读《天安门文件》 (1/15/2001)    
  • 林保华:《天安门文件》的风风雨雨 (1/15/2001)    
  • 亚洲华尔街日报:《天安门文件》意义大 (1/14/2001)    
  • 李怡:如果全世界都相信这结论是正确的 (1/14/2001)    
  • 《天安门文件》英文版香港面市 (1/14/2001)    
  • 王丹和吾尔开希对天安门文件意见相左 (1/14/2001)    
  • 美国电视台专访《天安门文件》编辑黎安友 (1/13/2001)    
  • 林保华:《天安门文件》出版冲击中共高层 (1/13/2001)    
  • 《天安门文件》将搅动北京政坛 (1/13/2001)    
  • 天安门文件公开可督促中共不轻易用兵 (1/12/2001)    
  • 美国一直低估了中国政府对美的敌意 (1/12/2001)    
  • 他山之石:《天安门文件》意义大 (1/12/2001)    
  • 胡忠信:“天安门文件”“出土”无异是一个巨大讽刺 (1/12/2001)    
  • 戴晴评《天安门文件》 (1/12/2001)    
  • 天安门文件暴露江泽民尚未完全掌握中国政局 (1/12/2001)
  • 相关新闻
    天安门文件暴露江泽民尚未完全掌握中国政局
    胡忠信:“天安门文件”“出土”无异是一个巨大讽刺
    他山之石:《天安门文件》意义大
    天安门文件公开可督促中共不轻易用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