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

人生下半場,我想要這樣的生活
人和人之間,都是在相遇之後逐漸了解,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長大成人。我認為大人無關年齡和身分,而是取決於那個人「做到幾分真實的自己」,這和年滿二十歲,或是結了婚、有了小孩這種社會性的歸類方式不同,而是另一種層次的大人,所以,遇到「理想中的大人」很重要。
蟬與禪
他說:「蟬這樣的生命方式,很像古代修煉人的故事一樣,就是可能在山洞裡、或在樹下、或面對山壁打坐好幾年或幾十年,然後最後有一天突然開悟了,一切都明白了,那時就像蟬從土裡出來一樣,達到生命的最高點。雖然短暫,但是卻是最精彩、最重要的一刻。然後就得道升天去了,就像蟬的生命消亡歸天一樣。」
當太陽從台灣東方的海平面升起時,散發出的熱情光輝,就會喚醒沉睡的樹木,慢慢地舒展葉面,運作整個葉、枝、幹、根的循環,輕輕吐露出的訊息,輕易的與其他樹木交通,只要同樣在太陽的照射下,就可互通訊息,不論遠近。
願望
當一株小小的樟樹被細心的移植到庭院裡,天地之間就為了成就這棵樹而忙碌了起來。蚯蚓翻新了泥土,讓樹根好好的伸展。
不知不覺,夏天的腳步漸漸逼近,驕陽似火般烘烤著大地,那一抹陽光的香氣,早已瀰漫我的口鼻,獨特的濃郁氣息,嗅到醉人思念的味道,熟悉卻陌生,真實卻虛幻。在生命最活潑的童稚期,年節歡慶高掛臉上,笑盈盈的走來,舌尖留存棒棒糖的唯美甜蜜,抬眸追隨夕陽下沉的腳步,踩踏浪花翻騰湧起,塵封蕩漾著蛻變,刻劃烙印在另一處家園。在生活的腳步變慢之後,許多的回憶及感受紛紛湧上心頭。
翠綠樹牆長出一盞盞垂掛的華麗紅粉燈籠,花姿纖細嬌俏,隨著徐徐清風搖曳擺盪,吊燈扶桑花在綠葉襯托下顯得飄逸動人,十分美麗!
IKIGAI‧生之意義: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2)
總而言之,你要接納自己,才能幸福。接納自己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也是最艱鉅的任務。然而接納自己卻是最簡單、收穫也最大的事──低成本、不需維護的幸福方法。
人生兩好球三壞球
我們的經歷不會成為史詩或拍成電影,我們也不用一人肩負宇宙存亡的使命;但我們都毫無疑問地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主角,也是這個故事中「最佳且唯一」的英雄。
IKIGAI‧生之意義: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1)
ikigai是日本人用來描述生存意義跟喜悅的詞彙。這個詞是由「iki」(生存),和「gai」(理由)組合而成的。
盤點《莊子》名句 感悟天地人生
站在古卷一隅,重新回到遙遠的時空,領略先賢智慧,找回曆經數千年的人生寄語,博古通今,體驗古老的智慧人生。
吳惠林:找回「傳統家庭」此其時
「找回傳統家庭」,讓家庭發揮對一個人生老病死的起碼功能應是明路。
煩惱未必是壞事
人的成長離不開煩惱、挫折和不高興的事,只要你跳出事態的本身,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或許,這些都是提示你完善自己的路標。
寬容是人性 忘卻是神性
人世間最大的寬容就是忘卻,這種充滿神性的品質,散發出仁愛的光芒,就像莎士比亞所說:它賜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于被寬容的人。
有位網友正經歷生命低潮,他發出求救訊號,想尋求能夠安慰人心、給人勇氣繼續活下去的勵志銘言,於是上社群平台Reddit發問:「可曾有人跟你說過些話,讓你的觀念就此徹底轉變?」結果引起熱烈回響,近2萬則留言分享了勵志小故事。來看看其中最受網友歡迎的一些故事。
「相濡以沫」為什麼「不如相忘於江湖」
兩條相濡以沫的魚,沉浸在相互依附的滿足中,黏膩得彷佛誰也離不開誰,這種相親相愛固然感人,但魚兒應該清醒:它們不過是泥濘境遇中的暫時聚湊。
人生中的一些「美麗的執著」,往往是「美麗的錯誤」……!美景、美麗的夢想、人生的追求,都可能是「美麗的執著」,其中藏著看不清的巨大風險……
放下執念   清淨自在
燒毀五百車的木柴,只需豆子那麼點兒的火苗;銷毀累世的苦痛,需要耗費多少心力,多少時間?古印度有一則故事,提供了一個參考答案。
驀然回首 生命的進行式
才一夜之間,銀杏樹出現巨變,展現給人一種驀然的生命進行式……!
人見人怕的醜女緣何變得美若天仙
我原來是不相信這些的,一向認為不過都是神話傳說吧。看過一些人信佛前後的變化,我才知道這世上還真有脫胎換骨,不通過美容手術,醜女真可以變成美女。所以這個北魏的佛教故事,還真不虛妄。
考試作弊能改變命運嗎?人有千算 天只有一算
清朝中後期,科舉考場上的徇私舞弊比較嚴重。有一種考生與考官、判卷官串通作弊的方法叫「關節」,俗稱「條子」。道光丁酉年(1837年)中舉的歐陽兆熊曾在日記中寫下他和同鄉李君參加科舉考試的一段故事。
【成語感悟】「臨時抱佛腳」真的管用嗎?
明代張誼的《宦遊紀聞·抱佛免罪》裡記載了一個「臨時抱佛腳」故事,過去我也認為這都屬無稽之談,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怎麼能管用?但現在看來,佛法的無邊確實遠超現代人的想像。
印地安人神祕成年禮 讓你懂得勇氣和同理心
印地安切羅基人有個很獨特的成年禮儀式。那一天,父親幫兒子蒙上眼睛,帶他到森林並留他獨處。男孩必須坐在樹墩上,待一整晚直到天亮。
只是需要一個傾聽者
而傾聽,無疑是為朋友敞開了自己的世界,去托扶一顆搖搖欲墜的心,去接納那些無處釋放的情緒,用最靜默的方式舒緩了朋友的心理壓力。而理解與懂得,是這世界上最有效的一種安慰。
這14堂珍貴的人生功課 你學會了哪幾堂?
我學會──我無法使別人愛上我,但我可以做個值得愛的人。我學會──別人會忘記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但卻永遠記得我給他們的感受。
富人的追求
古人在千年以前就說了,人生有三種境界,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言,再次有立功。
玻璃與水晶
有時候看著那麼相像的兩種東西,細分析下去卻發現很不一樣。同樣,有時候看似很不相同的東西,最終會發現其中的共同點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同一個世界,「橫看成嶺側成峰」,從不同的視角去看,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古苑尋芳:胸懷坦蕩,喜氣洋洋
如果我們沒有坦蕩的胸懷,在我們輕動仇恨之時,仇恨袋便會悄悄生長;在我們大加撻伐之後,仇恨袋最終會堵塞通往成功的道路。
永遠堅信
我永信。人們真正渴望的,真正願意展現出來的,是善意,而不是相反。我也篤信, 主流一直在堅守著,這人與人之間,人與其他之間,那寶貴的良善。
他生氣後做了一件事 把敵人變成了密友
「任誰都會生氣,生氣很容易;但是要氣對對象、氣對時機、氣對方式,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亞里士多德是這麼教我們的。但有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在自己火氣冒上來之後,還能克制衝動。 被人挑釁時,我們很自然會想報復並攻擊對方;有人一再犯錯,我們忍不住就會發飆。這樣至少痛快些,但發火之後呢?你是否悔不當初?是否有解決問題?是否得到圓滿的結果?是否與別人的關係更好,或是正好相反?
球如人生
球的到來,就是明天的到來。我們回擊的落點,便是我們對明天的回應。這回應,註定,有滿意,有失落,有教訓,也有經驗之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