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呼吸》:中國體制內學者探討政治改革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9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斯洋香港報導)中國共產黨建政60週年之際,中國10位體制內學者在香港出版《中國大呼吸》,直面中國社會現實並提出大膽的政治改革建議。據悉,本書因話題敏感、建言大膽而無法在大陸同步出版。

*為政改“想辦法找出路”*

《中國大呼吸》由香港晨鐘書局出版,9月15號在香港正式發行上市。巧合的是,這本書的出版正值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召開之際,而且兩者都涉及中國的政治改革。

該書的出版人、香港晨鐘書局總編輯孟浪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你也知道,這次會議會涉及諸多政治問題,主要是中共黨內民主,也就是中國政治民主是否會邁出更大步伐。這是中國民間很關注的問題。這本書如果你去看的話,你會看到很多作者都涉及到這樣一個問題。比如季衛東教授,他談到中國政治改革軟著陸,文章中對中共黨內民主建設著墨很多……他們確實是為中國未來的政治改革能否走出更大的一步在想辦法,找出路吧。”

《中國大呼吸》的10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等數家北京高級“智囊”機構的學者,以及耶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清華大學等高校的著名教授。他們立足於各自的專業,從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多個領域剖析了中國的現狀,並提出未來發展的建議。

*主題敏感 建言大膽 大陸尚未出版*

孟浪說,由於很多作者在文章中都觸及了中國未來政治改革能否邁出更大一步,也許因為主題敏感,建言大膽,造成本書無法在中國大陸同步出版。

他說:“我們國內的組稿、策劃人在夏天的時候把書稿給了國內的出版社,試圖在中國國內正式出版。國內很多出版社的審查,不少是自我審查都沒有通過,可能他們認為中共執政60週年,維穩壓倒一切,……出版社可能不願意惹事,不敢讓這樣一本好處、一本從建制內積極建言的書在大陸出版,我感到非常遺憾。我覺得這是不該發生的。”

*社會危機與剛性穩定*

《中國大呼吸》的開局謀篇即對中國社會危機進行解剖析。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於建嶸指出,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取得了飛躍式發展,然而,政治體制的改革卻步履維艱、遲滯不前,由此釀成了社會危機–當今中國社會衝突日益加劇,群體性事件頻頻發生。他說,目前的政治穩定只是一種剛性結構的穩定,缺乏社會矛盾的柔韌回應和緩衝餘地。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院長季衛東則著眼於中國政治改革的軟著陸,他對中國的憲政前景與制度設計進行了思考與探尋。文章指出,一味的維穩策略已經捉襟見肘。

書中還提到,到目前階段,經濟問題已經變成了政治問題,長期政經分割的改革模式也許該走到盡頭了。

*先整合亞洲 再登頂世界*

《中國大呼吸》一書對中國外交的發展提出了建議。有作者指出,中國是亞洲諸國巨大的市場,一旦危機襲來又可成為他們的堅強後盾,因此中國應該先統合亞洲,再登頂世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軍USX-1反抗者無人戰艦即將出海測試
中情局局長:中共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威脅
讓中國戰俘面對記者 烏克蘭想傳達什麼訊息
美專家:五跡象顯示美中可能正邁向熱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