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實幹社會福利署長談退休感言

人氣 1

【大紀元8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靜榮香港報導)從事公務員29年、即將以首長級4級的職級退休的社會福利署署長余志穩表示,退休後一定不會做市區重建、地產等工作,但一年後可能考慮做社會福利工作方面的義工。他會提交有關香港人權的報告給聯合國,希望透過國際論壇關注香港的人權,根據國際公約來衡量香港的人權狀況,是一個很好的跟進及監察制度。他指香港應該盡力做好,以符合國際義務。另外,他認為,處理市民的問題,要坐下來面對面和他們談,才能知道他們的實際需要。

昨日在Our TV. Hk「議會內外」節目中,民主黨劉慧卿議員訪問余志穩,劉慧卿說大家都覺得余志穩的工作做得好,並為余抱不平的說:「有些人認為,有什麼理由在政府裏面做到事的人不升職,做不到事的人又拿金紫荊?!一會又去做特首辦!」

她並笑著問余:「有人叫他去做特首辦嗎?」余回應說劉很會講笑,他說:「對內對外,如果做特首辦或司長辦公室,一早會找他做助理做起的,如果從來不找你做助理、局長助理或公務員助理等,說明你不是這種人選。公務員事務局覺得你適合做幕僚才找你做,通常會找一些面面俱圓的、好有工作能力,可以對外、又可以對內的人選。」

盡本職 未獲升職感失望

對於自己未能升職,余志穩表示有一些失望,但已接受這個事實。對此,劉慧卿說,有些議員、甚至外面有些人都覺得很不開心,認為有一個公務員做事很盡力,未必面面俱圓,但真的做到事。劉慧卿舉例說:「市區重建,余志穩親自到區內了解情況六十多次。最近有一個人有份到此區,看到那晚區內市民很煩噪,場面很火爆,大家很不客氣。結束之後看到你拿出一個袋子,樣子有一些沮喪。當時看到此情景差不多要哭了,覺得為什麼要這樣對公務員呢?」

余志穩回應說:「通常到區了解之後都會慢慢走,希望街坊會留下,個別和我談,就最開心,但這種情況就沒有的。有一樣開心的事要說的是,我走了之後,有班舊街坊,經常會找我,飲茶敘舊。」

設論壇與市民開誠佈公談

當年余志穩上任之後,一些小數族裔團體等很想有機會向政府反映他們的看法,之後他決定3個月開一次會,聽他們講。他認為,透過這個論壇反映意見是好的,所以成立了。中國簽了國際兒童權利公約,我們定時要去聯合國提交這個報告,所以又成立兒童權利論壇,給小朋友講他們想講的話。

港應盡國際義務改善人權

余志穩說去過2次聯合國,覺得很值得去,最近就會開有關種族歧視會議。劉慧卿問他為什麼參加這種會議有用?余回應說:「我們有國際義務要這樣做,中國簽了國際公約,亦適用於香港,根據國際公約,我們要提交報告給聯合國,聯合國會討論並給一個清單,指出哪一點值得關注並給建議。而且每一個周期都關注香港,透過國際一個國際論壇關注香港的人權,看看我們做得怎麼樣,根據國際公約來衡量。」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跟進及監察制度。香港應該盡力做好,以符合國際義務。

劉慧卿感慨地說:「做了議員就快20年,從來沒聽過一個官這樣說的!所以他是特別一些的,沒有人敢這樣講的。」

另外,余志穩認為處理問題,不能只看文件,不然就看不到市民幾十年積累的問題,要坐下來和他們談,才能知道他們實際面對的問題。他舉例說,中環有一座大廈要重建,是商業樓宇,那些人住了30年,若當商業樓宇賠償,不值錢,那些人就很慘了。只有出來了解了情況,才能解決問題。

欲助小數族裔 有意教書

劉慧卿說,希望余志穩退休生活愉快。問他退休後打算做什麼時,余志穩回答說,肯定不會入商界工作,因為不適合自己。他在退休第一年不會加入受政府資助的機構,對一些非政府資助的機構則很有興趣,比如小數族裔組織,如到有些幫助小數族裔等機構工作;之後會做社工。另外一樣很想做的是希望執教鞭。

余志穩在香港大學畢業,得到社會科學士學位,曾在港大做過研究,有一個哲學碩士學位,接著拿聯邦獎學金,在加拿大4年,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他說:「自己是一個職業學生,讀書到29歲,30歲進政府機構工作,希望以後做些研究,每個月敎1至2個鐘書,將過去30年經驗用在某些學科,比如社會政策、社會行政、社工等,希望在這方面有些貢獻。」

最後他說,退休後最不捨得的是社署同事、街外朋友及少數族裔朋友等,離開後見面的機會少了。對於退休餞別,他說:「有一餐很值得提的是一個婦女團體,有一次和她們開會,講關於她們面對的問題。之後她們說,很想來我的送別晚宴,但300元給不起,問我可不可以來她們的會,她們婦女煮一餐,我答應了她們。應該是明天(周三)去了。」余志穩說,很期望今天吃她們那一餐。(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拉拔身障兒30載 聽障父獲模範
凌鋒:歐鴻鍊由綠轉紅論
前總理何華德退休後花費更多納稅人資金
退休法官呼籲重視公民教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