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調整槓桿:三個實例

權責式領導如何運用槓桿原理(4)

羅勃特.西蒙斯(Robert Simons)

人氣 11
標籤:

現在各位已經研讀過了組織設計的四大槓桿了:單位結構、診斷控制系統、互動網絡和分攤的責任。到目前為止,本書提到的實例都是在呈現特定的技巧。在本章,分析的焦點放在每個設計變數與其他變數彼此影響的重要性。這是頭一次,讓各位看到如何整合所有的槓桿並且讓它們整體運作的實例。

我們把討論焦點放在三個組織上:兩個是商業組織,另一個是非營利組織。每一種描述都是一個組織在特定時間點上的速寫。第一個組織之所以中選,是因為它成功地運用了矩陣式責任制。第二家公司則演示出怎麼樣在對客戶做出靈敏反應、經濟規模和技術傑出三方面取得平衡。第三個組織則呈現出這些原則在非營利環境中的運作情形。

所有三個組織用的都是假名,代表三種不同的產業、不同的世界地區以及不同的時期。但是你可以從這些實例中學到的教訓,卻是重要而歷久彌新的。

實例一:矩陣怎麼轉

在第五章我曾經說,成功的實施矩陣責任制,就是組織設計的決定性考驗。這個在所有組織型式中要求最高的架構可以奏效,但是心臟不夠力的組織最好不要採取矩陣責任制。所有的組織設計槓桿都必須小心調整完成,並且運作順暢才成。

為什麼會有人想施行矩陣責任制其實不難理解。在科技革新的推動之下,市場已經全球化、生產技術更加複雜,客戶則變得消息更加靈通,要求也更多。因為如此,經理人必須不斷努力,想辦法在低價位提供依客戶需求量身打造的高品質產品。

我在第三章就主張過,選擇某種組織架構能夠讓組織把珍貴的資源集中在產出低成本、地區性客戶化或卓越產品上。但是,使用某個純粹型的架構把注意力集中在策略的單一面向上,會降低能夠集中用於其他方面的注意力。

許多經理人對這個選擇感到很不自在,他們覺得組織必須在不只一個方面表現傑出,它必須同時提供先進科技、低價位,並且留意維持地方市場。他們主張,採取單一面向的途徑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是無法接受的做法。

矩陣式設計可以同時把焦點放在價值創造的多重面向上,解決這個兩難問題。利用矩陣式設計,經理人可以魚與熊掌得兼。一個矩陣式架構有兩個或是更多個份量相當的單位組,好比說,一組的組織架構是根據產品線,另一組則根據地理區域做組合。

這樣做的結果,矩陣式組織裡的單位主管要對兩名上司負責,在這個例子裡,一位上司主要負責的是地區的績效,另一位的主要關切則是產品線的表現。

儘管矩陣式設計有意獲致許多優勢,這種形式的組織卻有著不太穩定的歷史記錄。在1970年代,矩陣式組織盛極一時,學者與顧問都大肆吹噓它的優點;但是到1980年代已無人問津:經理人發現這套系統難以運轉。矩陣式組織固有的問題是可以預期的,而且已經有人預報過了。

在1978年,戴維斯與羅倫斯(S. M. Davis and Paul Lawrence)預判了最終會造成許多試圖施行矩陣式設計的組織沒落垮臺的原因:

.當員工必須對一個以上的長官負責時,工作優先順序混淆

.爭取資源的內部權力鬥爭

.時間虛耗在集體決策過程中

.由於機能重疊導致開支成本高漲

.過度關注內部,轉移了對外在市場的注意力

.民主形式過多而行動太少

今天,矩陣式設計又重新浮現,但是尚未從敗部復活:這些組織能運轉嗎?如果可以,在什麼樣的條件之下運轉?以下的各節描繪的是阿爾發公司(Alpha Co.,假名)的最高管理當局如何調整組織設計的槓桿,以反制任何矩陣式設計可能遭遇的問題。@待續…

摘 自《組織設計:如何運用槓桿原理讓權責式領導發揮最大效益》 臉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讓管與被管都是一種幸福(6)
顧客服務跟上品牌經營了嗎(1)
權責式領導如何運用槓桿原理(1)
權責式領導如何運用槓桿原理(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