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4日訊】(大紀元美國紐約訊)在新近一則煽情的電視廣告中,伴隨著抒情的音樂,主計長候選人劉醇逸童年時的形象出現在屏幕上。
廣告中介紹:「他5歲來到這個國度,7歲就不得不到血汗工廠打工掙麵包。」背景是擁擠的車間和在機器上忙碌的女工。「財務工作的經歷教會他計較每一分錢;血汗工廠的經歷教會他計較每一分錢的必要性。」
上述廣告講述的是作為新移民,劉醇逸童年時隨同母親在血汗工廠打工的經歷。內容確實動人,問題是劉醇逸的雙親都異口同聲地否認:沒那麼回事!
據《紐約每日新聞》8月23日報導,69歲的劉媽媽Jamy談起自己10年的針織生涯時說:「我也就是去廠裡領取材料帶回家來做,因為我得照料孩子們。」
他父母說,劉醇逸小的時候幫媽媽開編織機——最初住在法拉盛時是在單元房的客廳,後來搬到大些的房子後就在家裏的車庫工作。73的劉父Joseph回憶說,當時劉醇逸在紡機上每織一個球可得25美分,但這只是劉醇逸的零花錢。
劉父說自己當時在銀行工作並在夜校念MBA,妻子為一家叫Lily的服裝廠工作,用獎勵零花錢的方式鼓勵孩子們參加勞動。
42歲的劉醇逸在過去3次競選主計長時以及成為首任亞美委員後,都幾乎從未提起過到血汗工廠打工的經歷。媒體也查不到以前有過的相關報導。
然而劉醇逸的「童工」經歷成了他此次競選的熱點,他的支持者們對此津津樂道大加渲染。
劉醇逸自己說1974 到1978在皇后區針織廠任紡線經理。劉在最近的競選演說中說,我有切身體驗為什麼叫它血汗工廠。
當媒體向劉醇逸問及此事時,他堅持自己的記憶是準確的,並即興提出帶記者去皇后區實地求證。40分鍾後他們在法拉盛緬街見到了劉的母親。
然而劉媽媽告訴兒子她一直在家裏做工。只是偶爾在工廠待兩個小時,因為每一次加工新式樣的時候她必須先在廠子裡學會做法,然後就可以在家加工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