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冥想的人都知道,冥想不只是一種技巧。它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深層的感動與寧靜。冥想完全是一種享受,因為它輕鬆不費力。在無須以意識控制意志的狀況下,冥想帶領我們深入而全面地體驗自己。它帶領我們進入更清醒、更放鬆的意識狀態,就彷彿心靈專用的活細胞療法。
這種深層的放鬆帶你一步步走進自我深處,開啟對個人成功來說是如此重要的心靈空間。你可以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種與深層自我的接觸,在每一次的冥想都可以達到。就是這種開啟深層自我的幸福感,使得冥想連在一向理性思考的工作者當中也越來越受歡迎。
直覺感覺型的資訊科技業經理米歇爾.史萊辛(ENFP型,見〈里程碑二〉的「高登人格分類」)在一個冥想週末營後說:「冥想帶來的身心放鬆使我平時的思考更清晰、更活躍。太神奇了,我的身體和呼吸在冥想的過程中慢慢沉靜下來,不再緊繃,接著寧靜的狀態就可以從內而外擴散開來。
平常上班的緊張忙碌和外界決定的瘋狂速度逐漸退去,讓位給一個內在的韻律。參加這個班之前,我幾乎已經到達「燃燒殆盡」的地步。現在,我睡眠不好的問題不見了,建康狀況也恢復到最佳狀態。」
沒有多少經理級人物會在公司裡坦然談論這個話題。但是在私底下,修道院和其他的冥想中心正是被這些平時看起來如此強硬的主管早早訂滿。「聆聽自己」在大眾眼中依舊是弱者的表現,甚至是奇怪的行為。安靜和休息對許多人來說是陌生的,包括德國一間大型食品製造商的行銷企劃部經理迪特.胡堤:
「一開始要我安靜下來,我只覺得緊張不安。畢竟我已經習慣了周圍總是充滿各種外來的資訊,電話啊、視訊會議啊、開會啊、電視新聞啊、廣播新聞啊、電子郵件啊、報紙啊。」
前提:安靜的意願
冥想的做法需要一定的前提:放鬆的意願與能力、練習、個人的寧靜,以及一個安靜不受外界打擾的環境。當你冥想的時候,沒有人能夠監視你、觀察你、責備你。沒有任何的規範或外來的期望約束你,你不需要辛苦努力,也不需要跟任何人證明什麼──你就只是你自己,真實自然,不扮演任何角色,不需要任何面具。
你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找到一個更充實的生命。規律地進行冥想練習能夠讓你重新發現與喚醒至今一直被隱藏或荒廢的力氣與能量,因而重新達到內在的平衡。
冥想帶來自由
冥想帶來寧靜、距離、真實的澄淨與清淨無為。它使我們用完全開放的心態去看待事情,不去思考它的對錯、好壞或用處,而是在完全放鬆的狀態去感受一切,並在這個過程中塑造、重建真實的自己。冥想幫助我們克服內在的障礙,離開舊有的道路。
當我們克服被外界控制的自我,掙脫狹隘的利益思想,內在的力量就會輕輕鬆鬆、豪不費力地復甦起來。這個小小的成功就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大事。一個人越少想到自己,就越接近真實的自己。自私的自我只會壓抑真實的自我。在冥想的過程中,清淨無為的狀態給予真實的自我成長的機會,使人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平衡工作與生活
欲恢復內在的平衡──例如在壓力特別大的時候──有很多種練習與做法,我們便有提供相關課程,筆者在《壓力管理》(2004年出版)一書內也進行了詳細的描寫。這些做法的最終目的就是透過放鬆練習和促進健康的做法,以及有效的時間管理、自我管理與企劃管理,在日常生活中達到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在不同的生活領域(例如工作、運動、人際關係)之間達到平衡後,人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與能量,而非吃力地拖著幾乎沒電的生命電池蹣跚前進。
給你在成功祕訣日記裡反省的問題:
我如何專注地待在自己的身體裡面,然後觀察外界的事物,同時不做任何評斷?
我怎麼樣可以放鬆自己?
我怎麼樣可以讓自己要的更少?
哪一種冥想方式最適合我?
歐米茄懶蟲「少即為多」的成功策略:
聆聽身體的聲音──試試各種放鬆和冥想的做法,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找到內在的寧靜與方向,找出你個人的成功要素。@(本文完)
摘 自 《做那麼多要幹嘛!!》 高寶國際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