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斯洋華盛頓報導)美國一傢俬營機構星期三公佈的就業報告顯示,美國私營企業5月份就業人數減少了53萬2千人,為2008年11月以來最小的下滑數字。另外,美國勞工部星期五也將公佈新的失業率數據。在50萬或是更多的人面臨失業的同時,經濟專家們談論經濟復甦的“綠芽”是否合適?評判經濟復甦的真正標準又是甚麼?
根據美國ADP機構星期三的報告,今年5月份,美國商品生產行業減少了26.7萬個就業機會,服務業減少26.5萬個就業機會,其中,製造業企業裁員14.9萬人,建築業裁員10.8萬人,金融企業裁員3.2萬人。ADP公司向大約六分之一的美國工人提供薪酬及人力資源服務。
報告說,近幾個月來,美國私營企業減緩了裁員速度,今年頭三個月平均每個月裁員69.1萬人,但4月和5月平均每月裁員人數已經降至53.9萬人。過去七個月內,美國私營企業平均每月裁員人數超過50萬人。
在ADP公佈就業數據的兩天後,美國勞工部也將公佈5月份非農就業人數的報告。美國財經媒體–市場觀察(Market Watch)此前調查,經濟學家平均預期政府公佈的5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將減少50萬人。市場觀察還報導,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美國5月份失業率將從4月份的8.9%攀昇至9.2%。另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預計,美國明年的失業率將上升到10%。
*失業人數觸目驚心*
與此同時,許多經濟評論家預測,美國GDP今年年底會出現增長,這將預示著經濟衰退的正式結束。媒體也在評論,就業機會下滑步伐在趨緩,這預示著勞工市場的改善;但是,在50萬甚至更多的人可能遭到解僱的同時,談論經濟復甦的“綠芽”是否合適?經濟能否真的被認為進入復甦期?
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勞工問題的專家海迪.希爾霍茲(Heidi Shierholz)認為,就業機會下滑趨勢減緩是個好的跡象,但是50萬人面臨失業仍然令人觸目驚心。她補充說,對普通民眾來說,評判一個經濟是否進入復甦期的標準不是GDP的增長,而是就業機會的增加和失業率下降。她說:“我們要記著的很重要一點是,雖然GDP增長是一個重要的標識,但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能否感到經濟進入復甦,GDP的增長沒有甚麼實質意義。”
*就業機會恢復落後於經濟復甦*
希爾霍茲說,衡量一個經濟進入恢復期的基準有三條:GDP開始增長是重要的第一步。第二是新增就業機會的出現。第三點是失業率的下降。她說:“失業率甚麼時候開始下降?從這裡開始,我們才真正看到實體經濟中的麻煩到底會延續多長時間。”
希爾霍茲說,就業機會的復甦往往落後於經濟活動的復甦。她說,即便GDP已經開始增長,但這並不意味著馬上就能創造工作機會,而且,GDP增長後,真正的經濟實體還有可能進一步惡化。希爾霍茲說,1990年代的經濟衰退正式宣告結束後的15個月,失業率一直上漲。2001年經濟衰退結束後,失業率在隨後的18個月內繼續上升。她預計,雖然GDP可能在年底開始增長,但是根據以往經濟衰退的經驗,失業率至少在一年時間內還會繼續上漲。
希爾霍茲說,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經濟衰退中,由於男性群體在製造業和建築業中所佔的比例,男性受到的衝擊大於女性。另外,受過大學教育的白領失業比例也大於以往幾次的經濟衰退。
*工資增長是評判標準*
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另一名勞工問題學家勞倫斯.米捨爾(Lawrence Mishel)則認為,工資增長才是評判一個經濟是否走出衰退的標準,因為工資是許多家庭收入的來源;第二,好的薪酬才能促進消費。
他說,從2008年12月到2009年4月,美國時薪增幅在下降,維持在大約1.8%的年率。他說,考慮到通貨膨脹率有可能上升,工資增長將低於通脹增幅。他說:“為甚麼我們要關注工資增長,有兩個原因。第一,很明顯,對很多家庭來說,工資是他們的生活來源。經濟衰退對那些幸運地擁有工作的人來說給他們帶來了負面影響….另外工資增長也會大大影響消費。現在大家都在談論很多人陷入了債務,美國的儲蓄率在增長等等。”
美國經濟的70%靠消費者支出來驅動。米捨爾說,從長遠來看,真正能驅動經濟增長,並讓其持續和有序發展的是消費。他說:“從長遠來看,在未來的三十年,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經濟以可持續以及有序的、非泡沫的方式增長,我們需要每個家庭能拿到很好的薪水去支出和消費。這才是基礎,而不是天降橫財或者纏身的債務。因此除非我們真的讓每個家庭都能得到很好的薪酬,我們就無法獲得理想的經濟增長,這是未來(經濟)基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