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筆天下】臧山:蘇姍大嬸和童話

臧山

標籤:

【大紀元5月30日訊】前天到超市買東西,發現繳錢櫃檯前的十多本時尚雜誌中,有八本的封面上有英國蘇姍大嬸的玉照。我問女兒蘇姍大嬸是誰,她居然說:「不知道蘇姍,說明你很落伍。」據說這是最近互聯網上的一句流行語。為了不讓自己落伍,我趕緊上網察看,原來英國著名電視秀「英國有人才」中,四十七歲的蘇姍大嬸一曲成名,歌聲不僅折服了三位評委,更風靡全球互聯網讀者。僅僅四天時間,有關的視頻被點擊了超過三千萬次,創下了一個新紀錄。這個節目還有其他一舉成名的「歌星」,也集中了互聯網上成千上萬的眼光。比如最近剛出名的送比薩餅的傑米,便是其中一個。

這個電視秀其實有些可疑。雖然是個現場秀但卻有很多特寫,不但記錄了登臺者的一舉一動,也記錄了評委甚至觀眾的許多特別表情。攝影師很機警,電視臺編輯把握得太好,現場攝影機也太多,讓我覺得有些不自然。不過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節目滿足了人類的童話情結。我倒是認為,這才是這個電視秀的重點,也是這個電視秀成功的原因。

人類是需要童話的。自古至今,童話大多沿著同樣的思路進行,白雪公主也好,灰姑娘也好,都是典型的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近代,美國是生產當代童話最多的地方,蝙蝠俠、蜘蛛人、超人都有類似的情節。事實上,在美國的現代生活中也確有很多童話人物,蘋果電腦、微軟、FedEx、巴菲特,甚至是洛克菲勒。十九世紀初,美國三大童話人物,除了洛克菲勒之外,鋼鐵大王卡內基和化工大王赫伯特‧亨利‧道都是外國移民,到美國時幾乎身無分文。

有人說,沒有童話的社會是一個沒有活力的社會。其中的道理是明顯的,正如人身體的細胞每七年就要更換一樣,社會和經濟的領跑者,同樣需要新鮮的活力,因此有活力的社會一定會有童話和童話人物出現。

其實,童話反照了人類自己的某種夢想,把自己代入童話主角,因此才能感動自己。但反過來,童話同樣也影響了一代一代的人,童話中的人物特點,往往沉澱成為民族性的文化特徵。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對於希臘羅馬文化有最直接的影響,克里希納對印度文化無法或缺,這和三皇五帝對中國文化的意義是相同的。

中文世界中很多金庸武俠小說迷,金庸小說同樣提供了中國式童話的載體。小人物通過刻苦努力再加上運氣,最後成為絕頂高手。中國文學和戲劇中,常常取材自類似的題材,比如六國大封相或者三國演義中的英雄人物,但中國式的這類童話過於政治,而且往往通過陰謀詭計取得成功,這使中國文化中缺少了某種比較純粹的情感,比如愛和善,以及真誠和寬容等。

好萊塢號稱是夢工場,我看是一個童話生產流水線。這個流水線年年不斷生產各種童話,不但美國人受益,而且全世界人都獲益匪淺。英國這個電視秀和蘇姍大嬸,正是通過非常具有張力的戲劇性場面,演繹了一個活生生的當代童話,醜小鴨修成正果,於是感動了所有的人。大家可以仔細體察一下中國大陸類似的電視節目,他們也想創造童話和夢想,也想拚命感動我們,但卻往往有太多的虛假和對權力的諂媚,因此總是無法成功。◇

本文轉自【新紀元週刊】122期「鋒筆天下」欄目(2009/05/21出刊)
http://mag.epochtimes.com/124/6382.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鋒筆天下】臧山:歐盟將入瓶頸期
【鋒筆天下】臧山:世界進入激變前夜
【鋒筆天下】臧山:色彩的生命
【鋒筆天下】臧山:中共的投石擊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