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7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 )主席史特勞斯卡恩警告,全球經濟仍面臨大蕭條的危機,不應過於自滿,預期全球經濟將在明年上半年復甦,但需依賴銀行業的情況而定。
史特勞斯卡恩指出,全球經濟若能避開一九三○年代大蕭條,主要原因在於各國領導人採取合作的行動。他表示:「各國領導人採取多邊合作,目前正看到成果,類似二十國(G20 )會議的機制,通常用來協調政策,傳達一致的訊息。」
IMF先前預估,各國目前推出的振興經濟方案,約等於全球經濟產值的二%,今年將提振全球經濟成長一到三個百分點;史特勞斯卡恩表示,其中的三分之一是各國合作的直接成果,但他警告,是否需要推出更多振興經濟方案,目前還沒有定論。
史特勞斯卡恩稱讚各國央行聯合調降利率至歷史低點,而且也採取非傳統措施,試圖恢復市場穩定,對多數國家而言,這是前所未見的做法,卻有助於提振信心。
展望未來,史特勞斯卡恩認為,隨著經濟漸趨穩定,在危機時所推出的政策,必須要有可靠且一致的退場策略,倘若要避免嚴重的財政問題,甚至得進行財政緊縮。
前提是銀行業先好轉
史特勞斯卡恩指出,跨國的金融部門管制措施,有必要進行改革,這牽涉到各國政府、央行和金融監管人員,也包括必要時各國在立法方面需加以協調。他並預期明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將會復甦,轉折點將出現在今年十、十一或12月;但儘管他預期明年經濟會好轉,前提是銀行業要先好轉,如果無法解決銀行資產負債表問題,經濟將不會復甦。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