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金融危機 各國各彈己調 各有盤算

標籤:

【大紀元5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萍英台北特稿)國際金融危機餘波盪漾,各國雖然有志一同以救經濟為第一優先,但對因應危機卻是各彈各的調,私底下各有自己的盤算。

起源於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的金融危機衝擊全球經濟,主要國家包括歐美、日本及中國等紛紛下修經濟成長率,多數國家的經濟成長率甚至出現負成長的情形。即使被認為經濟表現最好的中國大陸,2009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僅只6%左右,遠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值約10%。

各國因應金融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大幅衰退,莫不使出混身解數,祭出各種不同的振興景氣方案,期刺激經濟復甦。身處風暴核心的美國不免遭到各方紛至沓來的指責,其中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成為各方批評的焦點;而華盛頓除了強調會不計一切代價挽救經濟外,更多的是信心喊話,一再呼籲各國要對美國有信心。

事實上,在金融風暴的衝擊下,不景氣的陰影揮之不去,奧巴馬政府透過赤字預算,試圖挽救疲弱不振的經濟,過去曾多次批評拉丁美洲「印鈔票救經濟」的美國如今也不遑多讓,自己帶頭印美鈔,大把大把的灑鈔票,以挹注千瘡百孔的經濟破洞。華府寄望以赤字救經濟的做法唯恐自己力有未逮,甚至要求歐洲共襄盛舉。

不過,許多國家對美國一直以來揮金如土的奢侈作風終至釀成不可收拾的惡果怨聲載道,如今華府又大開印鈔機,漫無限制的賣力印美鈔,紛紛擔心此舉可能引發通貨膨脹的後遺症,且廣印美鈔紓困企業的做法,效果到底如何恐怕仍是未知數,卻可能養出一隻又一隻的大肥貓,未得其利而先蒙其害。

最讓各國憂心的是,倡行先消費後付款的美國早早就廣發各式的公債、國債,這些債券多半由其他國家購買與持有,在美國經濟出了紕漏後,持有美國債券的國家莫不擔心這些債券到底能不能如期兌現。

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中共就對手中的美國國債表達憂心,中共總理溫家寶曾公開表示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擔憂。北京領導人擔心的不僅僅是美國國債是否兌現的問題,更擔心美國經濟走疲,美元不可避免的會趨貶,而這將連帶影響美國國債的價值,何況,中共坐擁全球最多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存底,一旦美元貶值,勢必嚴重衝擊中共的利益。

為此,中共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今年4 月間的G20高峰會議召開之前,透過人民銀行官方網站接連發表3 篇探討當前國際貨幣與經濟問題的署名文章,儘管沒有直接點名「美元」,卻丟出「超主權儲備貨幣」的概念,呼籲各國慎重思考「超主權儲備貨幣」的可行性。

中共總理溫家寶與中共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的先後表態,特別是周小川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讓美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逼得奧巴馬不得不親自跳上火線,第一時間公開表示「我不認為有需要實行國際貨幣」。除此之外,包括奧巴馬在內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們甚至多次表態對美國國債的信心。

台灣大學金融系教授沈中華表示,各國應對金融危機其實各有所本,也各有盤算。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強調不計一切救經濟,注意短期目標,希望能儘早渡過當前的經濟難關,而德國、法國明顯反對印鈔票救經濟,認為應該重建金融監理系統,強調紀律為要。至於中共等新興經濟體一再呼籲重建國際金融體制,例如考慮超主權貨幣的可行性,這是從長遠的目標著眼。

一場金融危機讓冷戰結束以來獨霸全球的美國窘態畢露,各國在應對這場共同的危機時表面上齊一救經濟為主要目標,至於如何救經濟卻是各彈各的調,私底下更是機關算盡,各有所圖,始作甬者的美國恐怕是「寒天飲水,冷暖自知」,美國的超級強權地位何去何從,美元的未來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

相關新聞
中國千萬民工失業留在家鄉
IMF:受全球金融危機打擊 非洲經濟遽跌
澳洲將斥巨資大力發展國防
IMF:目前應討論金融危機退場策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