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日訊】(據中廣新聞 劉映蘭報導)宜蘭一位車主被放在車上的甘蔗汁氣爆而嚇到,專家表示,市售寶特瓶裝飲品都是使用「一次性丟棄」的PP 或PET材質,尤其是開封過的飲料,飲料中的糖份或果汁容易產生質變,如果在和唾液混合產生二氧化碳,積壓在瓶中久了就會產生氣爆,專家建議民眾寶特瓶用完就回收,不然就用製成水壺的PC材質才能重複利用。
宜蘭一位女車主將喝過的甘蔗汁放在車上,結果有一天開車時甘蔗汁居然氣爆,嚇壞這名車主。化學老師解釋原理,是因為口水中的酵素會和糖份發酵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瓶中跑不出去形成氣壓,因此產生氣爆。
不過不僅含糖飲料有引發氣爆的危險,專家指出,只要是酸甜飲品都有可能,加上民眾有將「一次性」丟棄的寶特瓶重複使用的情形,寶特瓶裡的飲料放久了都容易產生質變,「像是市售常見的3號和4號PP都是裝礦泉水等寶特瓶都是一次使用,無法耐酸鹼,所以用完一次就可以拋棄了,重複使用會釋放一些致癌物。」
專家表示,市售寶特瓶飲品在包裝上標示1號PET、3號PP等材質都是不能重複使用的,因為開封過的飲料在裡面都會變質,提醒民眾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