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安柏編譯報導)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業內人士本週警告,美國將失去其太空競爭的優勢,除非美國改善太空設備的購買方式、加強產業基礎,以及對載人太空飛行做出承諾。同時,業內人士與軍方官員指稱,航太公司也需更加創新,對迅速發展的威脅做出更有彈性的反應。
美國商業與軍事太空經濟近年來急速成長,在2008年創下2570億美元的收入,不過愈趨緊縮的國防預算與全球景氣衰退可能衝擊來年的太空收入。
目前美國與俄羅斯仍在太空事業上佔領導地位,不過愈來愈多的國家也發始發展他們的太空能力,如中國、伊朗、北韓等。
美國戰略司令部的副指揮官毛尼(Carl Mauney)負責督導太空運作,他表示幾年前只有美俄兩國擁有太空發射能力,現在則有十個國家具備這項能力。
美國一家太空科技公司Pratt & Whitney Rocketdyne總裁梅瑟(Jim Maser)表示:「美國政府的太空計劃缺乏一個整合的、穩定的路線。對未來的太空發展宛若在下賭注一般,有時還是盲目的賭注。」
他憂心奧巴馬政府將無法兌現載人航天飛行的承諾,也沒有穩定的經費來確保太空總署的太空計劃。他在太空基金會的年度國家航天研討會上告訴記者:「載人航天飛行若長期無法實施,我們就可能失去這項能力。」
航太開支需加強監督
華盛頓一個監督組織──納稅人的常識指出,美政府2009會計年度花費在非保密衛星與太空計劃的費用暴漲了42%,來到169億美元,在秘密情報及軍事衛星計劃的花費估計也有逾130億美元,但卻沒有一個中央的機構來追蹤這筆開支。該組織表示,五年來12個太空計劃費用增長了兩倍,更完善的監督與預算的透明化更形重要。
美國戰略司令部的副指揮官毛尼則表示,除了花費問題外,未來美國與他國政府或機構開展太空合作亦趨重要,尤其是在探索目前太空中正在發生的事情上。
擴大商業選擇與創新
太空工業也在開拓創新的方法,而美國國防部應更著重在擴大現存系統的能力,而非將金錢撒在一連串的新發展計劃中。
為美國軍方提供衛星影像的地球眼公司(GeoEye Inc)營運長史考斯特(William Schuster)也敦促美國防部應擴大使用更便宜的商業產品。
軌道科學公司的營運長湯普森(David Thompson)表示,太空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我們自己在太空建設的選擇、取得與執行上的缺點」。「如果我們在太空設備上的取得不精簡,花費不更好地去掌控,我們就將失去優勢,被別的國家迎頭趕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