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顧佳韻編譯)據美聯社的調查,包括主要藥廠在內的美國製藥商已合法地,將至少2.71億噸含有藥物的廢水排放到提供飲用水源的河流。
數以百計的「活性藥用成分」(API,即原料藥)使用在各種製造業。鋰(lithium)可用於製陶業、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用於心臟病的藥物,也可做為炸彈成分。而銅原料可用於水管到避孕等各種用品。
聯邦政府官員和業界人士說,他們不知道美國藥廠排放的藥物達到什麼程度,因為沒有人將那些排出物當作藥物來追蹤。但是查閱20年的聯邦紀錄時發現,政府無意地保留了幾種排放的數據。
美聯社確認有22種合成物,被聯邦環境保護署(EPA)視為工業化學物進行監控,也被排入河流、湖泊,以及其他受聯邦污染法限制的水源,同時又被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歸類為「活性藥用成分」。
這些資料無法詳細顯示2億7100萬磅的藥物中,有多少是來自製造業,及藥廠。目前藥廠已否認水中檢驗發現的藥物,是由製藥過程中所流出;聯邦藥物及水源管理當局,也認同藥廠的說法。
研究者表示,缺乏必要的測試導致在是否是藥廠導致水污染這件事上出現「不能問,不能說」政策。但初步的研究正在確認藥廠可能造成了水污染。
「沒有進行直接測試確定藥廠未排放其製造的複合物,」在成為環境律師前曾在聯邦環保署工作十年的班尼特說。
去年就有報導指出,美國的飲用水源檢驗發現大範圍的各種藥物,包括抗生素、抗痙攣、鎮定劑和性激素(sex hormones)。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