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華斌:400萬富裕家庭就證明中國富民了嗎?

標籤:

【大紀元4月19日訊】今天一位MBA問我中國有400萬富裕家庭,是否就能說明是富民政策的作用與效果。原來是因為麥肯錫預計到2015年中國將擁有400多萬個富裕家庭,所以很多人相當振奮與興奮。因為按照這個預測,中國將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和英國的全球富裕家庭數量第四多的國家。我說即使中國是全球富裕家庭數量第一的國家,它又能說明什麼呢;它還是說明我們社會只是少數人富裕,因為我們社會還是多數人沒有達到富裕的程度。

  聽說麥肯錫的這番預計是基於一次大規模調研以及針對中國的城市化研究做出的,這項調研覆蓋中國16個城市的1750個富裕家庭。據介紹,富裕家庭是指家庭年收入超過25萬人民幣的城市家庭。「中國富裕消費者的數量可觀,且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其他大國」。麥肯錫公司亞洲消費中心資深董事狄維瑞表示。他們的研究數據顯示:截至到2008年,中國的富裕家庭數量為160萬;且未來五到七年將以每年15.9%的速度遞增。到2015年,這個數字將達到440萬;而同期美國、日本富裕家庭數量年均增速只有2.1%和1.7%。

  我不知道麥肯錫的調查可信度,但要說現在我們社會百分之十的人成為了富人;這應該是不容質疑的。看我們現在的各級領導,有誰還是生活在溫飽階段;全部是富裕階層。就連我們生活在最底層的村幹部,現在也都全部是富裕家庭;以我老家為例,這還是一個貧困村;我們的村幹部們除了家裏的樓房最高級外,還全部在城市裏買了商品房。再加上我們現在幹部的工資待遇拓展到了黨員,所以村幹部的收入在當地實際是最高的。如果把他們的灰色收入和集體財產的額外收入加在一起,估計村幹部的收入水平也早就達到了麥肯錫定義的富裕家庭。連貧困村的村幹部都達到了富裕階層,我們還有什麼幹部不是富裕家庭呢。由於我們社會的幹部隊伍超標準,所以僅幹部隊伍就能達到麥肯錫定義的富裕家庭數量。如果再把到我們社會淘金的人全部計算在內,我們社會達到富裕等級的家庭早就有此數量了。

  一方面我們社會的權力者達到或超過富裕消費標準,另一方面卻是我們的第一產業在大幅度下降;以農業為例,有多少人能以農業而達到富裕家庭。看我們現在的農民,竟然被冠以「農民工」的稱號;這個以第一產業為經濟來源的群體,竟然只能以打工而維持生機。這說明我們的富裕除了權力利益外,主要集中在與權力集團有關的少數人身上;所以我國的富裕家庭即使是世界第一,我國依然還是貧困家庭最多的國家;因為我們的經濟並不能保證絕大多數人獲利。

  麥肯錫預計,未來中國四分之三的「新增」富裕消費者將來自目前四大一級城市以外的地區;其中,33%的新增富裕消費者將來自於佛山、成都、寧波等六大二級城市,41%將來自於一級、二級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區。「就城市聚居的富裕家庭數量而言,在未來的五到七年,許多較小的中國二級城市將達到目前幾個最大的二級城市的水平」。狄維瑞表示,儘管金融危機可能會對富裕消費者的增長速度產生一定影響;但高速增長的狀況依然會維持。然而根據當前四萬億投資的使用情況看,凡投資到的地方總有一些暴發戶;所以未來幾年之內的富裕階層,主要集中在四萬億投資的地方;而並不是自身經濟的結果。

  另外麥肯錫調研結果顯示:中國富裕消費者相對更為年輕,平均年齡比美國和日本消費者小20歲;其中,約80%的富裕消費者年齡在45歲以下。而美國45歲以下的富裕消費者僅佔30%,日本僅佔19%。對這個調查我實在不敢恭維,因為它實際是我國用人的體現;當我們的幹部年輕化後,我國的富人階層自然也就是年輕了;而如果我國的用人是終身制,則我們現在掌握權力的年齡就會偏大;因為我們這些上個世紀年輕化掌權的人,自然年齡特徵也在增大;所以中國的富人年齡將整體上升。

  中國實際家庭超過五億戶,即使真的達到400萬戶的富裕家庭;我們能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呢,因為我們用五億戶的貧困來保證400萬戶的富裕;我們自己都感到難過。我們少數人富裕的目標是早就達到了,而共同富裕估計是一個遙遙無期的目標;因為沒有人關注它。所以即使我國真的達到400萬戶的富裕家庭,我們還是沒有達到富民的比例;因為我們多數家庭還是生活在貧困線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網文:中國是以領導為中心的社會
美百萬富裕家庭 去年驟減250萬戶
「網文」拿什麼和你們共克時艱?
中國的芯片有多爛 工作十年的工程師告訴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