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普通民眾最關注經濟民生問題

標籤: ,

【大紀元3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楠北京報導)一年一度的人大、政協兩會陸續拉開帷幕。一些普通民眾表示,他們最關注經濟和民生問題。也有人表示對“兩會”不關心。

今年的“兩會”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造成衝擊的情況下召開的。在北京街頭接受採訪的人當中,雖然有人認為懲治腐敗最重要,但大多數都說,他們最關注的還是經濟和民生問題。

33歲的劉鵬一下子就提出了好幾項自己關心的問題:“希望能夠穩定股市,繼續地改善農村的一些問題吧。希望農村的經濟和城市的之間的差距能夠縮小一些,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還有一些有關社保呀、醫療保險呀,包括養老保險這些問題,都是非常重要的吧。”

30歲的江女士認為,對普通人來講,房價能否下降最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大城市的房子價格是非常高嘛。雖然說從去年開始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都說要下降,但是其實並沒有明顯地感覺到下降。我想,可能很多中國的人來講,居住的條件其實還是很差的。”

河北的楊先生也十分關心房價,他對通過買房來擴大內需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要擴大內需,可是房價這些主要商品的價格依然居高不下,兩會能否討論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有一些政府官員說了,『愛國就是買房,買房就是愛國』。為甚麼房價居高不下還要鼓勵老百姓花更多的錢去買房?房價應該受市場的調控,而不要受政治影響。”

劉先生和劉太太說,“兩會”是一件“政治大事”,他們挺關心的。可是當記者問他們對“兩會”代表、委員有甚麼建議時,他們回答說:“哪方面都關心不了,老百姓聽政府的就是。我們老百姓不敢有意見,多漲點工資就行了。”

一些人對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兩會”前通過因特網跟網民交流,徵求網民意見表示肯定。70歲的王先生說:“他要取信於民嘛。聽取人民的意見,這是面向人民的一個好的方法。”

河北的楊先生認為,這種做法雖好,但如果一、兩年只搞一次,就有作秀之嫌了。他說,政府官員與網民交流應該形成制度:“能否形成普遍的一種制度,就是說,中央各部委的相關的負責人回答網民問題;各省市自治區的負責人回答他所在地的網民的問題;各省級市和各縣區的負責人能否定期回答網民有關他們本地的問題。希望網民提問不再是一種新聞,而是一種制度,通過網絡也可以促進政治民主,促進國家深化改革。”

也有民眾表示,他們對“兩會”並不關心:“聽說過,但是我們沒具體關心過。/不關心這個,沒甚麼關心的呀!/一般般吧,我覺得不是特別地關心。”

23歲的北京居民李彬倒是很關心“兩會”,而且希望能找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映問題,但是她和她的家人已經被當局派來的人監視起來了。

李彬的妹妹、15歲的李雪由於是所謂“超生子女”而無法上戶口,更無法上學。多年來,他們一家人四處奔走反映問題,結果問題沒解決,反而自己成了“敏感人物”。

她說:“現在不又兩會了嘛,昨天又開始看著我們了。你走哪兒,就跟著你哪兒。我們就希望中央領導監督徹查這事,還我們一個公道。讓我妹妹得有身份呀!她不能永遠沒有身份呀!到現在連學都上不了。”

關鍵詞:兩會,普通民眾,民計民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水利署 :農業用水5折 民生工業用水9折
消費券效益若好 王金平贊成再發
外電:面臨經濟危機 中共擔心社會動亂
十五位律師學者籲廢除勞教制度並設勞教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