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31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據大陸媒體報導,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30多年間,結婚費用成幾何級數上漲,2000年後的平均花費是上世紀70年代前的46倍。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對此表無奈,也有的只好說情願打光棍。
大陸某專業調查公司出具的報告纖細的將令人咂舌的數據顯示出來,上世紀70年代以前,近70%的城市居民的結婚費用集中在1000元以下;上世紀80年代,大約占55%的人花費開始增加到3000元以上;上世紀90年代,結婚費用開始出現了跨越性的增長,73%的人花費達到了1萬元以上; 2000年後,60%左右的人費用增到3萬元以上,達到10萬元以上的也佔到一成左右。
結婚消費的內容上也有很大變化。上世紀70年代,普通人的消費基準大概是當時流行的手錶、自行車、縫紉機「三大件」,時價400元左右;新衣服、傢俱的花費大概200元左右;婚宴按十桌計算,每桌10元,煙酒加在一起200元左右;再加上其它的零散花費100元左右,總合計在1000元以內。而今按照南京普通百姓消費計算,拍婚紗照4000元;買鑽戒1萬多元;加上煙酒,20桌的四星級酒店酒席5萬多元;租個漂亮的婚紗、購買西服等加起來4000元左右;請個比較好的婚禮司儀1000元;請攝像、化妝、佈置婚禮現場的費用,加起來大概1萬……這樣已經將近8萬元了,這還不算租花車、買花等各種零散的費用。
縱觀30年前後,結婚消費由實用型漸漸向享受型轉變,由節儉轉向奢侈。
隨著這種結婚消費浪潮的迅猛增長與轉變, 「婚博會」這種從婚紗影樓、珠寶婚戒經銷商,到婚慶禮儀公司、酒店、煙酒經銷商、轎車經銷商等參展的博覽會最近在南京也應運而生。
究其消費高漲的原因,據參加婚博會的一家婚慶公司負責人說,「當前的結婚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定的攀比現象。」可是引發出的社會現象卻引人關注,目前8成以上的新人結婚消費需要依靠父母支持,這不得不令人歎息。
有網友就講出自己當年的結婚費用,「83年在晉陽飯莊10個人花30元是吃不了的木蓿肉0-80元紅燒桂魚一條六元。」
也有網友無奈,「社會逼得人沒有辦法.」
更有網友表示在這情形下唯有出國換國籍,「還沒算買房的錢吧?我也是八零後,不過早看透了,買了房還清了,打算給父母,自己存了些錢,明年出國深造,國籍一定要換掉,不能讓我小孩再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度。」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