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個趨勢 從「多少人」到「誰」

行銷是一種承諾,不是變魔術!(9)

塞斯.高汀

標籤:

誠如我們先前看到的,行銷就像個漏斗。

注意力從上面進來,經過一段時間,生意就從底下出來。漏斗能把小麥從粗糠中篩選出來,漏斗也能把會買的和不感興趣或沒錢買的篩選出來。

如果你假設所有的消費者都差不多一個樣,或者,如果你認為你無法分辨他們,那我可以理解你為什麼要聚焦在大眾上。但問題是,他們並不是都差不多一個樣,而你也不是無法分辨他們。如今,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行銷人能夠聚焦在正在聆聽(並討論)他們的訊息的人身上,而他們再也不用把大眾當作佔位符(placeholder)了。

淘金子

在河邊淘金的祕訣是處理大量的泥沙。你用選礦鍋淘掉越多泥沙,你就越有機會淘到金子。

因此,行銷人就努力尋找泥沙。他們注重評等和網路排名。他們花大錢買超級盃廣告或雅虎首頁廣告。沒有人會因為買時代廣場的廣告看板而捲舖蓋走路。

絕大多數的傳統行銷人都死抱著規模不放。除此之外,傳統行銷人死也不願換個更好的選礦鍋。淘金客都很迷信,他們喜歡死抓著過去的成功之道不放。過去有大批的潛在顧客在你面前,因此刊登效果不怎麼好的廣告也無妨。就和開在生意興隆的購物中心裡的商店,不用煩惱怎麼把每一個進來看看的人變成顧客,而高流量的網站和生意好的廣告客戶也懶得想要怎麼變得更有效率。

新行銷的一個現實是,我們再也無法接觸到大眾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再也不渴望大眾了。既然我們能夠知道誰上我們的網站、誰進我們的店、誰看我們的廣告,既然我們能夠知道哪支廣告打動他們、又是怎麼打動的,那我們就更能選擇我們要說的話和說的理由。@

摘自 《肉丸聖代》 商周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漫話行銷:包子、饅頭會退流行嗎?
品牌的創立是因為公關而不是廣告(上)
完美企劃72例:直效行銷
大膽跳進職場叢林(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