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收購匯源遭拒 中共被指雙重標準

人氣 7

【大紀元3月20日訊】(大紀元3月19日綜合報導】中共在週三否決了可口可樂公司收購中國匯源果汁計劃後,外界評論此舉給外資大潑涼水,並有可能導致其他國家阻撓中共海外投資項目。

中共商務部在週三以「將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為由,引用《反壟斷法》,拒絕可口可樂公司出資24億美元收購匯源果汁,中國最大果汁生產商,使得一項本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外商併購中國企業計劃破產,並招致國內外專家熱評。

民族保護主義抬頭

根據華爾街日報19日的報導,美國一家律師事務所北京辦事處的律師羅斯先生(Lester Ross)說,這一裁決傳遞了一個非常負面的信息。他認為中國政府是在保護主義驅動下做出這一裁決的,而公眾對一家外國公司收購一個中國知名品牌的憤恨又對此起了推波助瀾作用。

之前曾經有民意調查顯示中國網民以壓倒性優勢反對這樁交易。新浪網(Sina.com)一個約有50萬人參加的調查顯示,近80%的投票者反對將匯源出售給可口可樂。上週還有網民留言表示應該保護自己的民族工業。

而中共商務部則表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後會擠壓國內中小型果汁企業的生存空間,導致消費者被迫接受更高的價格。


(Getty Image)

中共藉機報復

2005年,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擬收購美國能源企業優尼科(Unocal),遭到美國國會議員留難,指中共收購行動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不能讓中國國營企業在美資手上取得具有戰略價值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當時的中共進而利用收購行為的失敗在中國大陸刮起了一股民族主義風潮。

2009年3月10日左右,美國國會通過《西藏法案》,呼籲中共與達賴進行對話,此舉引起中共不滿,接連正式抗議多次未果。僅僅幾日後,就發生了可口可樂購買中國國企失敗的事件。

而中共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員說,週三的裁決是一個「巨大進步」,它「與貿易保護主義無關」。他還說,投資者應該為「法律被正確行使」感到鼓舞。

前不久,有消息傳出中共與法國的空中客車公司的150架飛機訂單在09年無法達成。而在08年底薩科齊會見達賴喇嘛之前,中共顯得比德國總理默克爾當時會見達賴的時候更加惱火,不但警告薩科齊取消與達賴的會面,還表示對此「法國需要作出選擇」。

更有分析指這次收購是針對並非國家命脈的資源,而中共這次會拒絕,是因為民族主義壓力,政治報復,經濟報復等各類原因才做出此決定。可口可樂的24億美元投資雖然數額並不巨大,但現在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已連續五個月發生下降。

中共海外併購恐受影響

在上週,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還在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在週三的交易被否決後,有關澳大利亞政府可能否決礦業巨頭力拓(Rio Tinto)向中國鋁業公司(Aluminum Corp. of China)融資195億美元這一交易的傳言愈傳愈盛。

根據湯森路透的數據,過去兩年中,中國企業達成的海外收購交易的價值已經超過了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收購總額。去年中國企業共在海外完成了766億美元的併購交易,而外國公司僅在中國完成了186億美元的收購交易。

中共不會實行自由貿易

今年,中國國有電信公司會將利潤豐厚的3G基礎設施建設合同發包出去。外界預計,華為和中興這類本土企業會優先於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和愛立信(Ericsson)等外國公司得到合同。

中共也尚未簽署世界貿易組織(WTO)關於允許外國公司平等參與政府合同競標的一系列協議。在美國振興款有5,850億美元財政刺激開支供國內外公司爭奪的情況下,這些協議就顯得重要。

根據華爾街日報17日的評論,「一分錢憋死英雄漢,有錢難買我樂 意」,這就是市場經濟的真諦。可口可樂提出以24億美元收購中國匯源果汁的交易是最顯而易見的檢驗。在中國公司正著眼於在全球範圍內收購資產的情況下,以民族利益為由駁回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交易,顯然會給人留下雙種標準的印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京城黑藥販過期藥再包裝通街賣
金融海嘯專欄(20090317)
比利時內閣干預富通銀行判決案仍撲朔迷離
華爾街日報:IBM正洽談收購昇陽電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