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許波華盛頓報導)起源於美國房貸危機的全球金融風暴至今沒有平息,美國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在這次風暴中受到重創。美國政府、國會和商界領袖正在痛定思痛,討論改革和更新金融和資本市場的管理體制問題。
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主席克里斯多弗·多德星期三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個有關改革研討改革金融管理的研討會上說,過去半年來,美國人親眼目睹並親身經歷了華爾街的慘痛教訓以及金融風暴逐漸擴大到實體經濟的過程,結果是信貸凍結,生產萎縮,銀行與銀行之間以及銀行與客戶之間的傳統信賴關係頃刻瓦解,人們對金融和資本市場的信心蕩然無存。
*五大投資銀行全軍覆沒*
多德參議員指出,華爾街金融風暴從全面爆發至今已有半年的時間了,美國一些主要的金融機構還在險境中掙扎,資本信貸市場仍然凍結,證券市場仍然狂跌不已,而那些已經倒閉、或者元氣大傷的曾經享譽全球的五大投資銀行更是成為美國人民永久的心痛。
“貝爾斯登、高盛、雷曼兄弟、美林和摩根士丹利過去幾十年、有些甚至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是美國金融實力的代名詞。它們經歷了歲月的考驗,二戰和大蕭條以及隨後的歷次經濟危機都沒能動搖它們的地位。可是就在過去6個月時間內,它們或者被收購成其他銀行的分公司,或者徹底倒閉,五大投資銀行竟然無一倖免。”
*貪婪冒險 缺乏監管*
多德參議員說,這次金融風暴暴露出美國的金融管理體系漏洞百出。以這次金融風暴的源頭次級房貸危機為例,65%的接受次級房貸的房主實際上有資格申請優級房貸,結果他們成為金融信貸機構毫無約束的貪婪和冒險的犧牲品。臭名昭著的麥道夫投資欺詐案涉及金額高達500億美元,而他在過去13年來沒有做過一筆投資交易,可是監管部門竟毫不知情。
多德參議員指出,美國金融體系的種種弊端和慘痛教訓證明,必須徹底改革金融管理制度,重新構建金融體系,這是奧巴馬總統和他領導的參議院銀行委員會達成的共識。多德對出席這次金融研討會的專家們說:
“讓我藉此機會邀請你們參與今後幾天或幾個星期內就將開始的有關如何更新金融管理體制的討論,從而避免以往我們付出的慘重代價再次發生,建立和健全金融體系的規章制度。”
*亂源是槓桿投資 美聯儲難辭其咎*
美國前財政部長約翰·斯諾認為,這次金融危機的亂象之源是華爾街發明的所謂“槓桿投資”,而導致槓桿投資氾濫的前提是風險代價過低。
風險代價過低導致過度借貸、借貸條件放寬,而房地產市場增值進一步助長了借貸並刺激過度消費,結果使過度借貸和消費處於不可持續的水平。斯諾指出,這方面美聯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美聯儲在我們的體制中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它應該通過控制貨幣供應和聯邦基金利率,來適度制定投資風險的代價。如果你把風險代價定得過低,你就為出現泡沫最後到泡沫破裂創造了基礎。當然美聯儲的首要工作還是要控制通貨膨脹,但是我建議,今後美聯儲也應承擔起適度制定風險代價的新職責。”
*加強監管 但別包辦代替*
美國最大的工商組織美國商會是這次金融改革研討會的主辦者。商會會長湯姆·多諾休呼籲,目前金融危機正在向實體經濟蔓延,形勢非常嚴峻,美國政府、國會和商界必須合作制定金融體制改革的措施,以穩定金融市場為第一要務。
但是多諾休強調,在改革金融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必須擺正政府的位置,加強監管是必要的,但是政府不能取代金融公司進行監管。
“我想我們都會同意我下面的說法,即政府應該確保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定,但是不能完全操縱這個體系。當市場像現在這樣不能發揮正常功能的時候,只有政府才能填補空缺,維持市場運行……但是我要明確指出,一旦經濟條件得到改善,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努力讓政府恢復它的傳統角色。現在就是我們做出這種規劃的時候了。”
多諾休指出,美國金融資本市場出現了暫時的困難,但是問題不在市場化和資本主義原則本身。任意誇大市場機制的失誤,企圖以政府管理取而代之不是辦法。他特別強調要在控制市場風險和繼續鼓勵金融創新方面保持謹慎的平衡。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