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鄭麗駒香港報導)土瓜灣13街舊樓樓齡大多數已經超過40年,日久失修,不少單位滲水、外牆石屎剝落,公用地方大閘和梯燈都破損,部份年老的業主的經濟能力有限。有社工批評政府「闊佬賴理」支援少,無疑成為社區一個「計時炸彈」,居民的個人及環境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而最近一項調查顯示,有65%受訪者表示贊成政府應該扮演「拆彈專家」,帶頭統籌舊樓維修,以拆解在舊區隨時爆破的問題。
九龍明愛中心在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間,進行了一項有關「土瓜灣地區發展與舊區更新」意見問卷調查,訪問了203名土瓜灣地區人士,當中包括業主、租客、學生等,以了解他們對「土瓜灣地區發展與舊區更新」的意見。
有65%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扮演「拆彈專家」,帶頭統籌舊樓維修,以拆解隨時爆破的問題。
舊樓業權散 欠維修
另外,有88%受訪者表示,綠化空間不足夠,應增加綠化空間;73%受訪者認為休憩用地不足夠應增加休憩用地;75%受訪者認為社區設施不足夠,應有完善社區配套、落實長遠可持續發展規劃、以人為本、聆聽居民的聲音。
實習社工江浩明說,舊樓殘破失修,似計時炸彈,隨時爆,舊樓面對主要問題是業權分散及缺乏維修等。他批評政府於財政預算案推出7億元支援舊樓維修措施,只以電腦隨時抽籤形式揀選資助及資金額太低,無助改善舊樓維修問題。
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說,更新不等如要除舊,問題是要全部剷除換過新對舊區的街坊都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社區不只是建築,社區的人物關係都要留意。◇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