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鎊失寵 風光不再

人氣 37

【大紀元2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孟倫編譯報導)過去一年來,英鎊兌歐元的匯率下跌了1/5,對美元的匯率也重挫30%。如同1976和1992年,英鎊的貶值,不僅英國經濟受創,對國民精神的斲傷也是影響深遠。

過去,強勢的英鎊一直是英國的驕傲,「英國貨幣」(sterling)這個字即是用來形容事物達到了最高標準。當擁有141年曆史的倫敦聖潘克勒斯(St. Pancras)車站,在斥資10億美元翻修,於2007年重新啟用後,等待「歐洲之星」高速列車前往巴黎或布魯塞爾的旅客,可在吧檯啜飲香檳,或在高級餐廳內享用烤牡蠣和魚子醬。

但隨著英鎊失去光環,英國人前往歐洲的心情就不是那麼興高采烈了,許多英國人甚至開始質疑,是否還要到歐洲渡假?

英國快速萎縮的經濟、直線下滑的利率、不穩定的銀行體系、搖搖欲墜的政府財政,引發投資人憂慮,紛紛拋售英鎊。曾是喬治‧索羅斯的商業夥伴,現為新加坡某投資公司總裁的羅傑斯 (Jim Rogers) 在上個月20日接受彭博社(Bloomberg)採訪時,就建議投資戶出清英鎊,果然不久英鎊即跌到23年來的新低。

由於過去十年來,英國的經濟成長一直比歐洲其他大國快速,相較之下,今年英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更形縮水。估計英國人已經開始將自己與冰島人相比,冰島同樣也是北大西洋中備受經濟重創的島嶼。

最近,當倫敦公園大道(Park Lane)上最典雅的上流住宅區,發現其中兩戶千萬豪宅遭遊民進駐後,英國1970、80年代景氣衰退的情景似乎又歷歷在目。其中一位佔屋的遊民說:「接下來的幾個月,將會有很多人像我一樣。」

英國的反對黨保守黨表示,國家的經濟前景可能變得很糟,迫使英國不得不卑躬屈膝地求助於國際貨幣基金會。

對英國黯淡前景的預期,加速了英鎊的崩落,也引發「英國是否該捨英鎊就歐元」的爭議。

但英國民眾長期以來對歐元一直抱持懷疑,根據一月份英國廣播公司(BBC)委託民調機構ICM調查的結果,71%的英國人仍反對採用歐洲單一貨幣,超過2/3的人認為英鎊下滑並不影響他們的觀感。

「對英國貨幣的鍾情,已成為國民一種深遠的歷史情懷。」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的貨幣歷史學教授尼可拉斯‧馬修表示,「如果這種情懷在幾個月內就消失,那我將會很驚訝。」

但是,對英鎊的情有獨鍾並不能解決今天英國面臨的問題。疲軟的英鎊或許對英國衰退的出口有一些助力,但也許得等到2010年才能奏效。因為經濟蕭條是全球的危機。根據英國工業聯合會(CBI)表示,許多製造商預測,接下來的幾個月,出口訂單將會更為減少。

英國人已經縮減渡假計劃,放棄去法國或西班牙旅行,改而選擇離家較近的地方。一位鍾愛去歐洲旅行的石油工業員工表示,他將會靜待英鎊起死回生。而在身後穿梭的巴士兩側,正張貼著最近上映的電影宣傳海報,諸如《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七生有幸》(Seven Pounds)、《崩潰》(The Broken)等等,或許電影也在反映社會的現實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經濟進入1991年以來首次衰退  股匯大跌
英經濟收縮 英鎊兌美元觸及23年低位 
英國15年來首次陷入經濟衰退
不受經濟影響  倫敦劇院2008年票房創新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