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6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政府決定將合約價格調整機制,擴展至所有政府基本工程合約,不論合約期長短,可以根據工資、材料及成本變動,調整合約支付款項,金額可加可減。在昨日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上,有議員關注政府的基建工程項目展開後,實際開支與入標價不同,要向立法會財委會追加撥款。
在工務小組委員會上,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麥齊光解釋,由於工程展開後,出現通脹及建築材料成本變動,所以設立價格調整制度,風險由政府與承辦商共同承擔。他強調,承辦商入標時,政府除了考慮入標價,亦會考慮過往業績,所以不會出現承辦商在投標時故意壓低入標價,之後再追加的情況。
另有議員批評,當局未能盡用每年預留的工程合約款項,拖延部份工程實施,令公帑運用不當。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麥齊光表示,政府每年批出固定工程預算款項,但有多少工程上馬,與每年的經濟起伏有關係,政府會確保項目盡快落實。
七大專院校擴建造價暴升
另外,由於三三四新學制將於今年9月實施,本港七大專院校均進行擴建工程,合共要擴建12項校園設施,但造價暴升75%,其中9項工程造價由原來29億元暴升75%至51億元。
12項基本工程,中大佔4項,嶺南和科大各佔2項,另外4間院校各有一項工程。其中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計劃第一期計劃興建實驗室、圖書館等,原本預算要6億,現在增至11億;而科技大學興建新教學大樓提供課室及康樂設施等,原本只需4億元,現在預計要大約8億,增幅達到1倍。
大學強調,雖然擴建開支巨大,用剩的撥款會歸還政府,院校亦不會因工程大增而要增加學費。
教育局表示,政府預留60億元供大專院校進行有關工程,而為了確保公帑運用恰當,政府向立法會建議,撥款前會再按公營機構的建造工程指標再作估算。
各間院校先後將撥款申請資料交上立法會小組討論,爭取最終獲得立法會撥款,開展擴建工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