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6日訊】在中國即將召開人大、政協兩會前夕,中國官方媒體聯合進行了一次網上民意調查。這次民調結果顯示出,中國民眾最關心的問題,不是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而是對官員貪污腐敗的深惡痛絕。有專家指出,儘管中國最高領導層把反腐提到為社會穩定提供保證的高度,但中國的腐敗官員卻前「腐」後繼,貪官的胃口也越來越大。
據美國之音報導,2009年「兩會」即將在北京召開,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和新浪網等聯合進行了一次網上民意調查,徵求中國網民對目前最關心的問題的看法。
儘管在全世界範圍內,金融風暴的影響仍然佔據著報紙的頭條,失業、心理疾病,甚至家庭破裂等新聞,是大部份國家民眾關注的重點。然而在中國,民眾最關心的不是金融風暴造成中國經濟發展放緩,而是腐敗,貧富不均,以及教育機會不平等。
*大批官員「邊反邊腐」「前『腐』後繼」
香港英文的《南華早報》報導說,在這次聯合舉行的民意調查中,中國網民最關注的「兩會」的前5個熱點問題,分別是腐敗、財富分配不均、教育、政治民主和醫療改革。
這次聯合調查分別在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國官方媒體的網站上進行。據南華早報報導,新華網的網站上有63000個網民參加調查,人民日報網站上收到23000條回復,徵求中國民眾向中國總理溫家寶提出他們最關注的熱點問題。
人民日報的調查結果顯示,反腐倡廉是老百姓最關注的兩會熱點。人民日報網的民意調查結果也得到新華網的呼應。
觀察家注意到,去年中國召開兩會的時候,中國官方媒體也進行了一次類似的調查。調查的結果是物價上漲被列為最受網友關注的熱點問題之首。有觀察家指出,儘管中國政府宣稱在反腐敗的鬥爭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大批高官落馬,然而在民意調查中,中國民眾仍然把腐敗作為熱點之首。人民網的一篇文章承認,目前中國官員的腐敗是「邊反邊腐」「前『腐』後繼」。
*貪官胃口越來越大*
中國《法制晚報》公佈的一份反腐統計顯示,中國貪官的胃口2008年比2007年大了3倍。這份統計報告顯示,被查幹部多數都有受賄行為。2008受賄的平均值是884萬元,與2007年受賄平均值253萬元相比,有大幅度上升,貪官的胃口大了近3倍。
《法制晚報》公佈的反腐統計還顯示,中年貪官的「胃口「最大。46歲到50歲這個年齡段是涉案金額最多的,平均為1500萬元。法制晚報援引制度反腐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的話解析說,45歲的中國公務員大部份都上升到一定的官階,事業處於巔峰,有權有位,如果平時不注意修身自律,手中的權力又缺乏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他們的腐敗的機率也就越大。
為甚麼中國出現反腐敗「邊反邊腐」,「前『腐』後繼」,腐敗官員受賄的款項越來越大呢?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分析說,反腐敗是一個綜合的社會系統,必須做到4句話,但是這4句話目前中國並沒有做到:「因為社會是一個系統,不可能沒有關係。 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很不平衡。 也就是說,反腐敗,實際上是一個系統。我們經常說,反腐敗是4句話,第一句話是讓你不願意腐敗。第二句話是讓你不能腐敗。第三句話是你不敢腐敗,就是讓你腐敗的風險非常之大。第四句話是你不必腐敗。現在我們這4句話都沒有完全做到。」
*民眾舉報遭打擊報復*
人民網上發表一篇文章指出,就具體的反腐鬥爭而言,民眾每揭露一個貪官,特別是第一把手,都會遇到極其複雜的鬥爭過程,而且是越深入,可能涉及的面會越大,難度也會越大。
餘暉在《人民時評》上發表文章,分析《為何四分之三的網友選擇遇到腐敗也不舉報?》的現象。這篇評論說,「是甚麼阻礙了大家舉報的熱情?打擊報復舉報人的事件時有發生, 讓百姓不敢舉報;渠道不暢通,讓百姓無法舉報或舉報後石沉大海。中國不缺舉報人,但缺乏舉報的環境」。文章為中國民眾舉報貪官總結了6個字:「艱辛、艱難、艱險」。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