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柏誠/綜合外電報導〕整個歐洲經濟正陷入一片淒風苦雨,但歐洲央行因為降至史上最低的利率,仍無法抑制經濟衰退惡化,正在苦思其他對策;美國則正面對可能阻礙未來幾季經濟強彈的障礙,目前經濟狀況非常疲弱。
全球經濟情勢不佳,導致可用資金不足,東歐國家面臨融資困難的證據越來越多,包括羅馬尼亞和匈牙利都在考慮是否需要國際貨幣基金(IMF )及歐盟執委會的援助。德國總理梅克爾指出,德國將透過IMF對歐洲陷入財政困境的國家提供金援;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也指出,委員會握有一百五十億歐元可供使用,正在密切觀察東歐情勢的發展;俄羅斯週四發佈的報告顯示,其1月失業人數大約三十萬人,失業總人數達六百一十萬人,接近一九九○年代以來新高。
英國央行副總裁吉甫強調,政策官員為保護英國陷入類似日本一九九○年代遭遇,長達十年經濟蕭條的威脅,正在全力奮戰。英國央行可能在未來幾週展開所謂的量化寬鬆策略,政策官員因為擔心銀行透過低利放款的意願不佳,而限制本月降息的幅度後,現在正在討論如何形成有效的零利率政策;英國因為1月稅收減少,導致預算赤字升到一九九三年以來新高。
受制於歐盟的規定,歐洲央行不得直接向政府買進債券,如果該行在公開市場買債,又會引發買進哪一國債券的爭論,導致紓困計畫綁手綁腳;現在的危險就在於,如果由十六國組成歐元區陷入進一步經濟衰退,全球其他央行又紛紛得到所屬政府創造現金流量或買進債券的許可,那麼歐洲央行將陷入癱瘓。
亞特蘭大聯準會銀行總裁Lockhart週四表示,我們已經見到金融市場正在改善一點徵兆,經濟環境預期將在年底復甦主要依據,是金融機構的經營將漸趨穩定,並開始對企業擴張和消費者支出提供更大支撐。他說:「美國經濟可能萎縮到6月,房市和信用市場的寒風,美國經濟將在今年底才能溫和復甦。」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