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世上沒有任何國家像杜拜那樣在沙漠中建造滑雪場,也不會有國家在海上興建300座人工群島,並在海底打造人工珊瑚礁飼養鸚鵡魚。曾幾何時出手闊綽、追求浮華,仿效美國地產大亨川普(Donald Trump)的杜拜,如今國營企業「杜拜世界」(Dubai World)驚傳違約,對投資人多少應該有些警惕。《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馬拉貝(Sebastian Mallaby)4日撰文「杜拜拋出壞兆頭」(A bad omen in Dubai)指出,世界股市在短暫下跌後,普遍反彈,對杜拜的危機似乎不當回事,他警告這通常是泡沫的前召。
馬拉貝在文中說,多數分析師估計,杜拜最終可能違約300億美元,比杜拜本身估計的260億美元多,但還不到杜拜總負債800億美元的一半。1998年金融危機時,全球金融市場恐怖氣氛瀰漫,當時南韓面臨220億美元國債重組(restructuring),俄羅斯則違約400億美元國債。如今,投資人慶幸杜拜違約金額不到千億美元,似乎有些高興太早。
作者認為,杜拜事件也讓其他槓桿太大的商用不動產開發商心驚膽顫。當年杜拜借錢買進的位於紐約時代廣場的尼克博克酒店(Knickerbocker Hotel)、邁阿密的楓丹白鷺酒店(Fontainebleau Hotel),及拉斯維加斯賭場的部分股權,如今龐大的負債已讓杜拜喘不過氣來,將來或有拋售的壓力。
據摩根大通估計,美國商用不動產明年的價格還會滑落,違約的風險將增加,放款銀行將被拖累,新增貸款將大幅降低。萬一杜拜在市場拋售資產,可能加速商用不動產價格探底。
作者分析,去年金融風暴後,各國政府全力搶救銀行、保險、貨幣基金與汽車產業,如今精疲力竭,早已厭倦再當救火員了。只是當時國家債信並未出現危機,而這次杜拜事件則是政府債信出問題。
繼杜拜之後,希臘可能步上後塵。希臘國債佔GDP的比重高達99%,今年還借了GDP的8%來填補預算赤字。在此財政艱困的情況下,若無歐盟這把強而有力的保護傘,希臘的貨幣將大貶、國債將加速膨脹。
作者認為,由於雷曼事件讓大家心悸猶存,在去年金融危機最嚴重的那幾個月,歐美先進諸國無不力挺私人企業。但時空背景轉變,此時各國政府反而希望投資人多承擔一些違約風險。
因此,俄羅斯選擇袖手旁觀。僅管坐擁4,500億美元外匯存底,俄羅斯還是拒絕替國營企業「金融租賃公司」(Finance Leasing)的負債背書。對於債務人,俄羅斯政府的想法是能不還債就不還。
作者結論道,杜拜事件雖然敲響了警鐘,但全球金融市場對利空僅反應一天,隨後持續上漲,投資人趁利空搶進股票的多頭操作心態依然不變。長此以往,這場金融遊戲終究會釀出一個大泡沫,直到通膨反撲才會結束。
而如今已經看到了一些後遺症:中國產能過剩、建設太多,後續仍須維持人民幣貶值。美國則是積極救火下,此刻背負巨額國債,能夠因應下次危機的籌碼越來越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