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6日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16日在上海與400多位大學生進行對話,中國官方僅開放上海電視台一家現場轉播,由於今天是上班日,許多上海人都在忙於工作,收看現場轉播的上海人並不多。
據中央社報道,奧巴馬中午在上海科技館與上海8所大學400多名學生代表對話,他回答了現場聽眾以及大陸網民的提問,內容涉及台灣問題、中美貿易以及環境問題等。對話由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主持,美國駐中國大使洪博培致辭。
在台資飯店工作的上海人陳先生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天是上班日,大家都在公司上班,根本不可能在辦公室收看電視,由於周遭朋友也都是上班族,所以幾乎沒什麼人看現場轉播。
另一位在台資人力銀行工作的上海人張小姐說,今天一天都在拜訪客戶,大家都在為生活忙碌,根本沒有多餘時間去收看電視轉播,如果有興趣的話,最多就是回家去上網看一下而已。
奧巴馬原本希望透過這場與大陸青年學生對話,讓大陸青年更進一步認識美國人的價值,但中國官方不開放全國性中央電視台現場轉播,僅開放一家當地「上海電視台」現場轉播,結果又碰到上班日,很少上海人有時間去收看現場轉播。
分析指,北京事前對奧巴馬會對青年學生說些什麼感到緊張,因而僅同意做區域性而非全國性直播,另由兩大入口網站進行網路直播。
據瞭解,Twitter以及Facebook等多個風行世界的社交網站在中國都遭到當局封禁,大陸網民根本無法使用。
此外,奧巴馬回答美駐中國大使洪博培提到中國網絡封鎖時的回答在大陸數十個網站報道後,因涉及敏感問題,事後大多網頁被刪除。
北京學者:熱度高影響小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上海與青年代表對話,媒體廣泛關注,但影響力究竟如何?北京學者認為,對話沒有造成太多影響。
國際主流媒體廣泛報道了這場對話,並點出除了官方新華網以文字方式即時轉播外,收視覆蓋面最廣的官方中央電視台並未實況轉播。但是無論如何,大陸各媒體官網紛紛在重要版面報道了這場對話的相關消息。
北京社會觀察人士說,奧巴馬這次訪問中國,媒體報道的熱度太高了,但實際上,就如同歷屆美國總統就任後的例行訪問一樣,這次訪問並沒有什麼不同,中美兩國的關係也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
對於奧巴馬這次訪中的各相關報道,觀察人士說:「我感受到的就是一種氛氛,媒體大陣打仗的報道炒熱了氣氛。」
在兩國關係未發生變化、根本性矛盾還存在的情況下,觀察人士認為這種熱度只是一種表象。
至於奧巴馬以非常美國的方式與大陸青年展開對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牛軍認為「沒什麼影響」,類似的演講與答問,在前總統克林頓或小布什以往訪問大陸時都有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