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前輩評象形拳:取精華 似像不像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10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10月3-4日在曼哈頓舉行的新唐人電視台第二屆「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力求找回傳統的武術精華。許多選手以有模仿動物動作的形意拳參賽,如分別獲男子冠、亞軍的山東螳螂拳和其柔派拳法,獲女子冠軍的通背有模仿猿的動作等等。

對此,評委之一的老一輩武術家劉正先生表示,武術動作裡是可以有模仿動物的,這也是象形拳名稱的由來,象形拳即模仿動物神形、動作。「不過,」他表示,「這類拳術不是為了過於逼真地模仿動物,而是要從動物的一些動作中提取對人類最有用的部分。」

他舉例說,比如在一種拳術中加入一個模仿虎爪的動作,這個動作是非常厲害的,就可以一抓而致人命。

據悉,象形拳分像形和取意兩種。形意拳基本屬於象形拳,它的主要套路多是摹仿一些動物的捕食及自衛動作而成,即所謂「象形而取意」,如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鳥台、鷹、熊等十二種動物,取意其搏擊特長而創成猴拳、鷹拳、蛇拳、螳螂拳、鴨形拳、醉拳等。

形意拳要求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戰鬥。清末時,有的形意高手常常是一拳即將強敵打飛,甚至能一拳將強敵擊斃。所以形意拳門規甚嚴,不准輕易與人交手。河南派形意規定:凡忤逆不孝者,貪財如命者,逞能欺人者,貪酒好色者,概不得收為弟子;凡練此拳者不得惹是生非,遇事必須忍讓,也不准在街頭賣藝。

來自台灣的選手林錦祥以白鶴拳進入複賽。鶴拳注重兩臂彈抖之勁,出手如弓發箭(掌法),實進虛退,借勢使力。採用不丁不八步。講究摔彈,抖震等吞吐浮沉技法。

他表示自己練習了30多年的白鶴拳始於明末的福建,後傳到台灣,據說方七娘為始祖。說起鶴,人們會聯想到仙人和長壽;白鶴拳亦有養生的作用。

據悉,民間記載方七娘從小刻苦練武,四處求師,後來也是找到真師才學到這個系統的套路。

林錦祥表示,習武使他身體健康,也培養了意志力,鍛煉人的韌性與耐性。他雖然是從事科學儀器的貿易的商人,但「比較沒有銅臭」。因為「練武還可以使人心胸開闊,待人處事更會圓融地去處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男子器械冠軍:支持發揚傳統 每年都會來參賽
太極協會創辦人讚賞新唐人武術大賽
「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組圖)男子拳術金獎得主:武術、道、人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