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9日電)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指出,在這波金融危機中,南韓製造商強化和中國貿易,並進行「結構性調整」,改善商品及服務,其經濟復甦情況或許可為其他國家的他山之石。
根據彭博報導,香港摩根士丹利經濟師林琰指出,南韓出口商自去年第四季底,當時大家認為世界快完蛋的時候,市占率卻有所進展,特別是蠶食原屬於日本的市場。
林琰說:「他們在滲透中國市場和快速調整生產與資本支出方面,非常成功。」
韓元兌日圓走貶也對南韓經濟有所助益,過去兩年來,韓元兌日圓累計貶值40%。
林琰接受電話專訪時表示,南韓在行銷方面更加創新,他們根據中國的人口分配特性端出不同的菜,研發能力很強。
根據摩根士丹利彙編的數據,南韓企業砸下約54%的研發預算在「高科技」產業上,遠高於日本的38%。
林琰指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不但為自身品牌生產,也為第三方代工液晶面板和半導體,賦予他們比整合度較低的台灣競爭對手或諾基亞(Nokia)與摩托羅拉(Motorola)等手機製造商更大的優勢。
林琰指出,南韓製造產能利用率持續升抵近80%,顯示目前為正常的經濟情況下。
林琰表示,有鑑於中國佔南韓總出口的二成八,南韓將成為中國消費成長的最大受惠者。
南韓將在10月30日公佈9月工業生產數據。(譯者:中央社劉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