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書展登場 欲呈現多面中國

【大紀元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周仁德國法蘭克福報道)一年一度的法蘭克福書展於13日晚間正式揭幕,中國是今年61屆展會的主賓國。由於國內目前的集權政治體制和書展倡導的言論自由背道而馳,且中方在展前對異議作家的排斥招來諸多指責,使本屆書展創下近年來爭議之最。

書業聯合會:言論自由原則不可動搖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被德國媒體稱為「中國王儲」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共同為書展揭幕。默克爾在致詞中呼籲觀眾「懷著好奇之心接觸中國」,但主賓國也「必須面對尖銳的提問」,她說,討論中不應該存在禁區,這是言論自由的核心。

中午在開幕新聞發佈會上,主管書展的德國書業聯合會主席霍內費爾德強調,60年來法蘭克福書展已發展成全球最大的圖書博覽會,成為國際自由思想言論的平台。書業聯合會把言論自由作為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它超越國界和文化差異,正是這一原則使書展和圖書行業能夠充滿活力。

他的這番話顯然是針對今年的主賓國合作夥伴中國新聞出版署,書展前中方就向書展施壓,拒絕華人異議作家貝嶺和戴晴出席在法蘭克福舉辦的中國研討會,之後又阻止大陸異議作家廖亦武赴德參加書展相關活動。為此書展主辦方受到了德國輿論的巨大壓力,被指責協助中共輸出它的專制模式,犧牲言論自由。

展示多面中國

書展總裁布斯介紹說,書展希望展示一個多面的中國,展會期間有500多個和中國相關的活動,其中200多個是北京官方代表團組織的,其餘則由海外獨立華人作家、異議人士、非政府組織和自由媒體等發起的,觀眾有機會在展會期間聽到不同的有關中國的聲音。

當天上午,德國國際人權組織在書展媒體中心介紹了突破中國言論管制的不同途徑,現居美國在國內曾因出版地下文學刊物入獄的貝嶺,介紹了文革以來中國地下文學的發展。大紀元歐洲報社主編周蕾介紹了海外計算機專家開發軟件突破中共網絡封鎖的成功,在去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不少德國記者在奧運新聞中心也使用了破網軟件。

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7000多家出版機構參加為期五天的展會,受經濟危機影響比上屆下降百分之二,展會最熱門的話題是書籍的數字化和在互聯網上的傳播。海外著名華人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龍應台等也將在書展上亮相,參加討論並介紹新書。獨立作家筆會和大紀元時報的展台上,每天都有海外獨立作家舉行專題講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女作家王茗瑞典出書談文革經歷
外電:中共「非正常」出場法蘭克福書展
德媒:中共的新聞審查來到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書展前夕 德促中國開放言論自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