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新聞/和平獎誰出線 反映當前政治

人氣 1

【大紀元10月1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9日宣布美國總統贏得2009年和平獎桂冠,揆諸該委員會的歷史不難發現,這個獎的頒贈常與當時的政治局面息息相關。

六四民運後 達賴得獎

以一九八九年10月為例,中國天安門廣場的血腥鎮壓發生不久,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北京的宿敵達賴喇嘛獲頒和平獎,表面上這是對達賴抗拒中國佔領西藏逾三十年的努力加以肯定,但也是對北京搧了一記耳光。

撰寫諾貝爾獎相關書籍的史考特.朗敦指出︰「挪威委員會知道他們每年有兩次影響全球輿論的機會︰宣布得獎與授獎之時。而他們想善加利用。」

一九○六年老羅斯福總統因調停日俄戰爭有功而獲獎,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總統。然而老羅斯福很難稱得上是和平主義者,他曾組織志願軍,親赴古巴與西班牙軍隊作戰。有些人批評,諾貝爾委員會是想討好美國,才選出老羅斯福。

一九三五年,諾貝爾和平獎獎落德國記者奧西埃茨基,他因反對當權希特勒而成為階下囚,納粹政府對此表示抗議,一九三七年,禁止德國人領取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委員會並未頒獎給一些卓越人士,其中包括印度的非暴力獨立運動領袖甘地。或許是這個遺憾,讓該委員會後來選出美國人權領袖馬丁路德榮獲和平獎。

歐巴瑪不是以未來遠景,而非實際成就獲獎的第一人,一九六○年該獎頒贈給爭取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南非人權鬥士盧富立,他的訴求在三十二年後才達成。

該委員會最受爭議的決定應屬一九七三年將和平獎頒給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季辛吉與北越談判官黎德壽,黎德壽拒絕該獎,成為一○八年來,拒絕這殊榮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主導尼克森政府越戰政策的季辛吉受獎時,引發諷刺作家里芮回應︰「這是諷刺死亡時刻,此後已無話可說。」

胡佳未得獎 中國異議人士失望

〔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綜合10日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歐巴瑪獲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令中國異議人士深感遺憾與失望,認為諾貝爾獎委員會忽視中國人權鬥士的努力。在此同時,曾被視為諾貝爾和平獎熱門得主的維吾爾族人權領袖熱比婭,以及曾獲諾貝爾和平獎肯定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都期許歐巴瑪此後能更致力推動自由。

忽視中國、伊朗人權鬥士

中國異議人士劉飛躍表示,中國與伊朗等專制國家有一群默默努力推動人權的鬥士,但卻遭諾貝爾獎委員會忽視;歐巴瑪上任後雖曾採取若干對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義的舉動,但諾貝爾獎委員會對於人權問題以及人權鬥士的關注顯然還不夠。劉飛躍說,近年來的和平獎得主始終是高層政治人物,未來應該擴大評鑑人選的範疇。

今年正值中共建政六十週年、達賴喇嘛出藏流亡五十週年,以及天安門流血民運二十週年,中國異議人士原本看好諾貝爾和平獎會落在致力推動中國人權的維權人士身上,如流亡海外的魏京生或目前身陷囹圄的胡佳,藉以更有效地在中國推動人權,豈料最後竟由被部分中國民運人士視為人權立場軟弱的歐巴瑪獲獎。歐巴瑪日前才迴避會晤達賴喇嘛以免觸怒北京當局。

痛譏「寧為當權者錦上添花」

阿肯色大學的癌症研究員詹姆斯.陳(譯音 )就說,他擔心歐巴瑪的獲獎,會被解讀對歐巴瑪著重美中經濟關係而迴避達賴之舉的一種肯定,「我所有朋友(對歐巴瑪得獎 )的第一個反應都是極度失望,認為這是人權的一大挫敗」。

中國民運人士、魏京生基金會秘書長黃慈萍說,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有充分權利決定要對受苦受難者雪中送炭,還是為當權者錦上添花;歐巴瑪獲獎對中國人民而言令人惋惜,對世界和平而言則是涉入險境。

不過,今年也被提名角逐和平獎的新疆維吾爾族流亡領袖熱比婭,倒是祝賀歐巴瑪得獎,「我很高興他得獎」,但也希望歐巴瑪能運用其聲望來施壓「像中國這樣的獨裁政府」。但上週華府行卻遭歐巴瑪拒於門外的達賴則是歡迎歐巴瑪加入和平獎得主的行列。在一九八九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達賴說,諾貝爾獎肯定歐巴瑪透過智慧與對話的力量來解決國際衝突的方向,同時也呼籲歐巴瑪秉持美國開國先賢的理想,倡導自由與民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多國領袖賀奧巴馬獲獎  希望促成和平實現
捐了!奧巴馬諾貝爾和平獎金將捐做慈善
「馬」上獲獎  華爾街日報:奇怪至極
奧巴馬開始討論阿富汗增兵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