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對臺灣的新春祝願

王丹

標籤:

【大紀元1月2日訊】2008年3月的時候我在臺灣觀選。選後第二天,我就發表聲明指出:臺灣政治版圖的藍綠比例是五五比四五,但是選後在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治權力機構中的代表比例幾乎為八比二,這樣嚴重的比例失衡對臺灣社會未必是好事,因爲它會導致弱勢一方因為無法充分利用機制性手段表達意見而逐漸回歸街頭甚至訴諸暴力,臺灣社會有可能重新面臨動盪。因此,我表示深切的憂慮。
  
2008年歲末之時我又來到臺灣觀察新的局勢,非常遺憾地發現,我當初的預感多少變成了現實。經濟的嚴重衰退,政治上的依舊紛擾,都使得臺灣社會整體的焦慮氣氛並沒有隨著政權的二次輪替而減緩。尤其是陳雲林來台期間,綠營民衆的激烈反應以及馬政府的過當執法,都使得1980年代的街頭氣氛似乎重新籠罩了臺灣。政治上的比例失衡,已經使得激烈抗爭成爲臺灣社會的舊夢重演。然而,我當初沒有預料到的是,更加令人憂慮的還不是社會的動盪,而是臺灣的國際形象的變化。

有兩件事,是我的憂慮的根據:一件是臺灣婉拒達賴喇嘛的來訪;另一件事是美國十幾位國會議員敦促美國總統關注臺灣的人權狀況。今天的國際社會,拒絕達賴喇嘛入境的國家屈指可數,而這種拒絕,絕對是面對中國壓力喪失自己立場的指標,臺灣成爲這樣的少數,實在令人哀傷;而被美國議員關切人權狀況,過去我一直以爲是中國,奈及利亞,北韓等作爲極權國家的專利,現在居然臺灣也入列,更是令人不忍。臺灣是否會向威權制度倒退,已經成爲一個現實中的觀察指標。
  
台灣今天能夠在國際社會得到尊重,臺灣能夠在很多大陸人民心目中成為期待的對象,並非因為臺灣的經濟成就(這方面,臺灣無法與中國大陸相比),而是因為臺灣的民主制度的發展始終走在東亞地區的前列。換句話説,臺灣的民主與人權形象才是臺灣最大的無形資產,也是臺灣面對世界的美麗面孔。因此,如果你問我對於2009年的臺灣有什麼祝福的話,我要說:我充分理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但是我不認為為了經濟增長速度的提高而應當放棄基本的普世價值,那樣會讓臺灣失去別人的尊重。我也同樣認爲兩岸之間應當維持一個和平的關係,但是我並不認為臺灣堅持自己的民主形象,會使得中共斷絕與臺灣的來往,以及中止國共的合作。台灣也不應當因爲中共得反對而任由自己的人權記錄出現汙點。因此我衷心祝願在新的一年中,臺灣朝野雙方都能從維護臺灣的民主制度的意願出發,維護臺灣民主發展的成果。

如果臺灣為了經濟的發展,在民主形象上自我萎縮,對臺灣,對中國,對整個東亞來説,都不是一件幸事。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陳光誠和胡佳獲得傑出民主人士獎
海外民運促壯大中國國內公民力量
王丹:期待胡佳……
封從德:王丹「六四死亡300人」一說需要糾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