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哲華編譯報導)氫被認為是未來極重要的燃料之一,理想的情況是從水裡而不是石油裡提取氫氣。而電解水卻是一個相當耗電的過程,以燃燒石化燃料來發電更有違原先環保節能的目標,用太陽光分解水是最被看好的解決方法。
電解水的過程含兩個半反應:在陰極會產生出氫,而在陽極會產生氧氣。研究人員的目標就是要讓陽光來做為此一反應的電力來源,要使這個方法可行就必須結合太陽能電池與有效的催化劑並減少氫氣中的氫離子。
最大的問題在於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能有效促使水氧化的催化劑,而生物體能行光合作用的部份正好有一種含錳的酵素會利用可見光來進行氧化水的反應,這項研究就是以此為概念來發展的。
據每日科學報導,一支由美國及澳洲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研發出能有效促進反應的催化劑,這是一個以由四個錳原子和四個氧原子組成的立方體為中心,加上次磷酸鹽所組成的氧化錳複合體。
由於它並不溶於水,因此研究人員加上一層有溝槽的杜邦膜來解決這個問題,使其對水分子的催化作用能穩定進行,在1.2伏特的電壓下可有效持續電解水的反應。
利用陽極半電池和有催化劑的陰極半電池配對就能用陽光和水來產出氫和氧。
這項研究目前已發表在國際知名的化學雜誌《Angewandte Chemie》。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