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美:一條尼羅河 兩個世界

林麗美

標籤:

【大紀元9月20日訊】 炎炎烈日下,尼羅河的老船夫「魯比」,輕握舵尾,眼睛微閉,時而傳出不均勻的呼吸聲,熟稔操控那艘有點破舊的老帆船;他那黝黑、粗糙,以及早與烈日取得妥協的皮膚,呈映出他二十多年的航行資歷。

英語流利的魯比,祖先從南方的蘇丹逃難到埃及,展開古老人種奴比亞人的流浪生涯,沿著尼羅河氾濫的路徑遷徙,六○年代,埃及興建大水壩〈High Dam〉,奴比亞人的居所全部淹沒水中,被移置在另一個尼羅河畔,靠著捕魚、划船和耕種度日。近一年,埃及通貨膨脹二十三%,物價高漲,魯比犧牲乘客的空間〈滿載〉,還減少一個人力,和他的近親「阿拉」,一老一少,兩個人獨撐十二個船客的「尼羅河兩日遊」,包括伺候船客的食、宿與交通。「這樣才能夠多賺點錢!」他說的是,比一天平均收入不到三.五美元的埃及人,多賺一點。

天壤之別的景觀

埃及首都開羅,真是一個兼具美麗與哀愁的古老城市。西郊的科學園區,國際高科技公司的招牌,微軟、甲骨文、伏得風通訊……,幾乎沒有一家缺席,須要大量澆水的綠樹與花圃,將六線道的大馬路,點綴得出色優雅,沿途明亮的超級市場、速食店、汽車展示店、高爾夫球場、花園餐廳、私立外語學校充斥。二十年前就建好的二百公里高速公路,貫穿荒涼的沙漠,直通地中海的亞歷山大港。對多數的埃及人而言,這裡是「外國人」專用的天堂。

但是不遠處,大部分開羅人的居所,景觀天淵之別,狹窄的巷弄,幾攤積水,沉漬已久的垃圾,發出難聞的臭味;街上大排長龍,戴著頭巾的女人、穿著襤褸的老人,等著領政府發放的食物福助金,小孩在地上爬行或和同儕嬉戲。這些對有尊嚴的埃及人,真是情何以堪!

拚命工作 只為了離開

八月下旬,我在開羅的尼羅河畔散步,看到橋的另一邊,美麗的夕陽被濃濃的黑煙淹沒,遠處發生一場大火災。次日,在開羅傳統市場一家百年的老茶館,和一位英語流利的埃及年輕人聊天,才知道是國會大樓失火,這位當地青年竟然說:「我很高興。他們沒有為老百姓做事。」我問:「是誰縱的火?」對方幸災樂禍:「不知道。他們從不缺少敵人。」

南部熱門觀光景點的導遊阿曼,每天菸不離手,一根接著一根猛抽,我釘著菸盒上印的一張照片,一個戴著氧氣罩的病人,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樣子,我故意逗他:「看到沒?抽菸很危險!」阿曼露出一副嫌惡的表情:「我討厭這張照片!」又從口袋掏出一包沒有印照片的香菸說:「我不想看到它的時候,就買這種!」「可惡,這種一包要賣十基尼〈埃及幣,相當於新台幣約五十六元〉。」菸盒上有這種健康警告照片的,只賣五塊半。接著阿曼說:「我拚命工作,每天只睡三個小時。」他告訴我說:「只想趕快存夠錢,離開這個沒有希望的國家。」

從機場到市區沿路,看到很多房子好像都未完工,外牆還沒有抹上水泥,奇怪的是,從窗戶不時隨風飄揚的窗廉布和嬝嬝的炊煙,卻透露出這些建築物早已有住戶。一問之下,竟發現一件好玩的事:沒有抹上水泥的房子,尚未完工,不用繳稅。很多人用這種方法逃避納稅。八月下旬回台後,看到報導,開羅東邊貧民區的山區崩塌,巨石壓死了數十居民。埃及政府大量蓋的「國民住宅」,大部分都被和官員有關係的人申請完了,一般人根本分不到一杯羹,貧窮的人只好違法居住在這種不安全的地區。

豪宅入侵綠地 農戶無地耕作

埃及寶貴的肥沃綠地,被二千棟豪宅占據。有千萬個農戶爭不到農地耕種。埃及的人口中,有四四%是貧戶,或是極貧戶;有二六○萬人,窮到連三餐都無以為繼。把鏡頭轉到開羅機場,卻停滿了各式流線型的私人噴射客機;再到開羅最高級的花園城區,天天都被五顏六色花海淹沒的五星級飯店,豪華的婚禮正在舉行,開香檳的慶祝聲,此起彼落,來自全球最著名的流行之都巴黎、米蘭的禮服,爭齊鬥艷,沒有花個幾萬美元是買不到的。這些看在每個月平均賺不到一百美元的窮老百姓眼裡,真是五味雜陳。

其實,埃及經濟自從二 ○○四年以來,在新任總理阿曼.納茲福〈Ahmed Nazif〉的辛勤耕耘下,成果豐碩。他率領一支在西方受過良好教育的企業界人士,大膽改革稅制、大力拚經濟,包括戲劇性地降低關稅與稅率,修改投資法等,把不到四%的經濟成長率,拉升到七%以上;出口以倍數成長,從二○○三年的九十億美元,向上拉拔到去年的二百四十億美元;貿易額從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四六%,成長到六六%,預期今年可望達到一千五百億美元的顛峰。而且在高油價、高瓦斯價〈埃及也是能源產地〉、蘇伊士運河收費高成長、出口成長,以及觀光客倍增〈去年觀光人數突破一千三百萬〉的貢獻下,埃及股市近年穩健成長〈最近當然也難抵全球股市下修的拖累〉,房地資產活絡,去年的外國投資金額比二○○四年成長五倍,來到一一○億美元,預期今年也可達到這個水準。

只是貧戶懸殊,萬年總統在政治與經濟貧富懸殊的議題上,沒有讓人民感受到改革的希望,最近,埃及的都市,不時出現小規模的抗議,抗議通貨膨脹、抗議糧價、抗議三餐不繼。只是目前並沒有引發全面性的暴動,多是區域性或是少數份子,很容易就被用一點甜頭封口。還有,在埃及政府的「穩定治安」政策下,激進份子很快就被警察「馴服」了。今年五月,公務人員加薪三 ○%,同時採取了糧食補貼政策〈造成埃及財政的沈重負擔〉,安撫了中產階級。不過,埃及人的憤怒與忍耐,似乎已經鼓漲到極限。

──原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林麗美:高糧價時代 你準備好了嗎
林麗美:投資綠能產業  富貴險中求
周宜靜:非洲  新興的黑色鑽石
林麗美:糧價三級跳 全球大作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