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9日訊】針對百度公司指責阿里巴巴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故意謠傳,阿里巴巴隨即就進行了回應,稱其積極履行了一個有責任的企業應盡的義務,請百度負擔起責任。這一矛頭再一次直指百度,拷問其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社會責任何在?
「三鹿奶粉」事件讓社會的公共健康安全遭受到威脅,發生之後,每一家互聯網企業都有社會責任將其損害降到最低,儘可能地去保障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因為各家互聯網企業所從事的業務不同,來承擔社會責任的形式也就不同。阿里巴巴作為一家電子商務企業,第一時間要求所有商戶下架三鹿產品是其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同時阿里巴巴通過社區,向消費者及時地反映事件的最新動態,保障消費者通過該社區獲得事件真實信息的知情權,也是在勇於承擔其社會責任。
早已經把社會責任感丟失得一乾二淨的百度,又極不光彩地捲入到了「三鹿奶粉」事件中去了。9月12日,有網友上傳了一份「三鹿集團危機公關建議」文件,透露三鹿公關曾建議跟百度接觸,希望百度協助其刪除近期有關負面信息。百度一時間已經陷入到了整個網絡社會的信任危機中。百度啟動了其危機公關,首先在13日發表聲明稱「嚴詞拒絕了三鹿的代理公關公司提議」,接著在昨日下午又發表聲明譴責阿里巴巴在三鹿事件中故意傳謠。恰恰正是這兩起自救行動,將百度毫無社會責任感的一面完全表現出來。
首先,百度公開承認三鹿公關與其聯繫。百度的有關「嚴詞拒絕了三鹿的代理公關公司提議」聲明明確了三鹿公關的確與其圍繞屏蔽信息進行過聯繫,而且不止一次,自己也公開承認是兩次。我們姑且不去討論百度到底是拒絕了,還是早已經有訂立了一份屏蔽信息的協議。
單就問問百度,為什麼事先沒有讓三鹿公關百度事件讓公眾知曉呢?百度在這裡很輕巧地說了一句「依照常規,類似事件無需通過公司其他部門,因而早期在百度大客戶部也只有少數同事知道該公關公司跟百度有過接觸,並遭到多次拒絕」。就這樣一場整個的公共安全危機事件,百度認為只是「常規」事件,無足輕重。也就是說百度把三鹿奶粉事件當作了眾多可以從中收取巨額公關費用的事件之一,這是百度對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巨大漠視。三鹿奶粉事件中任何一個細節的及時曝光,就有可能讓更多的人免受「毒奶粉」之害。百度沒有這麼做,還繼續把消息限制在大客戶部的少數同事知道,真實的意圖恐怕還是在等三鹿公關的再次上門吧。
在另一個方面,三鹿公關的上門證明了百度的可公關性。俗話說,「蒼蠅無腥不沾」,百度長期以來有目的地屏蔽信息產生影響——出錢就可以找百度屏蔽負面信息。在國內,從企業到公眾,眾人皆知百度大量的人工對搜索信息進行屏蔽,屏蔽的出發點就是百度自己的商業目的。搜索引擎作為最基礎的互聯網應用,人工屏蔽就阻止了社會公眾對信息的獲知,這也是備齊了其最基本的社會責任。百度的所作所為已經讓社會「寒心」,只不過大多數中小網站「敢怒不敢言」。國內權威的網絡法專家曾經就圍繞此,提出過探討政府出面建立一個公正而中立的搜索引擎的可行性。
其次,百度譴責阿里巴巴在三鹿事件中故意傳謠是在轉移公眾視線。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之後,各家互聯網企業都在從自身業務出發,幫助更多的人知曉信息,讓該事件對社會的危害降到最低。而百度遭遇社會的普遍質疑之後,竟然把矛頭指向阿里巴巴,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滋生更多的紛爭,用來轉移社會公眾的視線,卻恰恰迴避了其在這一事件中該如何積極履行其社會責任。百度不去積極檢討自己的行為,而是藉助這一事件將更多的競爭對手扯入,攪起更大的紛爭,是對社會的極不負責。
「三鹿奶粉」事件對社會是一種大不幸,但也揭示了百度搜索引擎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徹底暴露在公眾面前。「三鹿奶粉」事件只不過是百度的冰山一角,搜索引擎的客觀公正亟待提高,商業化並不是原罪,關鍵是看企業是否勇於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
2008-09-17
轉自作者博客
(http://www.dajiyuan.com)